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彩虹中学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均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选出来。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
-
1.2021年9月17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活动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_____”正式对外发布。( )
组卷:0引用:2难度:0.7 -
2.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_____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空间站阶段的第_____次载人飞行任务。( )
组卷:1引用:4难度:0.7 -
3.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反食品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法宣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旨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对此,我们( )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不浪费
②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③应树立节约意识,践行“光盘”要求
④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加入节约队伍组卷:0引用:1难度:0.6 -
4.郸城县相继在乡村建成20个“儿童之家”,每个“儿童之家”都设立了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游乐场所。同时,以县社会福利中心、村(居)“儿童之家”为依托,汇集社会多方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和遭遇困境儿童撑起了一片蓝天。这( )
①是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③说明农村儿童享有特权
④是关爱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体现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5.阅读以下诗句: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
①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组卷:30引用:12难度:0.7 -
6.教育专家曾提出建议:让孩子走进社会,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学习。教育专家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③社会为个人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在社会中学习比在课堂中学习更重要组卷:1引用:1难度:0.7 -
7.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为疫情严重的地区捐款捐物
②使用完共享单车后随意停放在路边
③从疫情高风险地区回来,主动报备并接受隔离
④在公交车上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让座组卷:0引用:1难度:0.6 -
8.餐饮店在后厨直播带货,各大汽车品牌开始“云卖车”,手机品牌排队开新品“云发布会”,全国500个楼盘直播“云卖房”,明星们开了一场场“不见面音乐会”各大博物馆的国宝也开始在线“云工作”……这些“云操作”体现出( )
组卷:29引用:7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60分)
-
23.提升道德素养
【解读现象】针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小东同学绘制了以下漫画:
(1)上述漫画共同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什么现象?这一现象有什么危害?
【感悟道理】2021年9月28日,以“讲好诚信故事,弘扬诚信文化”为主题的2021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海口市启动。启动仪式上,全国2021年“诚信兴商十大案例”发布。其中,吉林省白山方大集团诚信案例成功入选,“经销国名酒31年无假货,诚信重承诺31年无投诉”,企业以“守法诚信、以德经商”获国家级荣誉。
(2)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悟出什么道理?
【力量贡献】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一座城的文明,是一个地方的骄傲;座座城的文明,是一个国家的荣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发展高度和发达程度。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需要在点滴中涵养、在时间中沉淀。
(3)涵养城市文明,我们青少年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4.树立法治意识
材料一:以下为波波同学搜集的案例:
案例一:2021年11月2日,赵某在疫情防控期间,虽因有事出门但不佩戴口罩,且不听工作人员劝阻。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给予赵某行政处罚。
案例二:2021年10月12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许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案作出一审判决,依法判处许某有期徒刑七个月。
针对上述案例,小明作出以下评论:①赵某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定。
②许某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③有期徒刑七个月属于主刑范畴。
材料二:《中国青年报》披露,北方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50%有过被校内外不法分子敲诈、勒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这些学生遇到侵害时感到气愤,但惊慌失措,紧张害怕,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
(2)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材料三:近年来,大量案件表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存在以下问题:说谎欺骗,道德品质差;厌学逃学,文化素质低;不学法不守法,法治意识淡薄;不良交友,“哥们儿”义气重……此外,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其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大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3)结合上述材料,请从学校、家庭、青少年自身三个角度,谈谈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组卷:1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