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1课 赵州桥》2021年同步练习卷(1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拼音

  • 1.看拼音,写词语。
    shè jì
     
    xiàn chéng
     
    jǔ dòng
     
    lì shǐ
     

    组卷:18引用:1难度:0.8

二、生字

  • 2.查字典填空。
    (1)“创”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2)“跨”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这个字共
     
    画。
    (3)“毁”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

    组卷:30引用:1难度:0.7

四、阅读

  • 6.课内阅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是围绕什么内容写的?
     

    (2)这段话中用什么句式,分别写出了哪三种不同姿态的龙?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7.课外阅读。
    刺绣      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
          刺绣,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中称为“针”或“女红”。
          唐代和宋代的刺绣工艺都有很大发展。白居易《秦中吟》一诗中写道:“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苏鹗《杜阳杂编》载:同昌公主出嫁时,有神绣被,上绣鸳鸯三千,并间以奇花异草。相传玄宗时,宫廷中为杨贵妃一人织造奇锦刺绣衣裙的工人多达700人。
          明代,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先后产生号称“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其中,上海的露香园顾氏家族的顾绣,就是当时最出名的刺绣。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并得到朝廷的赏识。到了清代,顾绣不仅名震海内,而且蜚声海外,吸引了不少国外商人来上海,大量订购顾派刺绣品,一时顾绣成为刺绣的通称了。
          刺绣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1)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它始于
     
    ,发展于
     
    ,盛于
     
    代,到了
     
    代,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2)“四大名绣”是指:
     
    。明代刺绣中最著名的是
     

    组卷:20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