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第一次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文学作品。(共32分)
-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学作品传薪火 文学作品各有其美,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文学作品是最_____的大餐,她_____了我们的精神世界。读诗词,倾听万物的低语吟唱;读小说,看尽世间的百味人生;读散文,品味人间的喜怒哀乐。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获得精神上的_____,文学需要薪火相传,需要继承,更需要在继承中创新。
(1)下面词语依序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A.丰盛 丰富 丰收 B.丰盛 丰收 丰富 C.丰富 丰盛 丰收 D.丰富 丰收 丰盛
文学阅读长见识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像结交了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苏轼依然宠辱不惊,他乐观豁达的态度让我们敬仰;当研究学问的时候,闻一多____,废寝忘食,令我们懂得了刻苦专研、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对待名利,邓稼先功xūn____显著却鲜为人知,他淡泊名利、舍身报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文学阅读既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又能塑造我们良好的性格。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功xūn
②鲜
(3)请从下列备选成语中选择恰当的一个填在文段(二)的横线上,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备选成语:目不窥园 目不识丁
①选择的成语:
②选择的理由:
(4)请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最符合“文学阅读长见识”主题的一副对联,并抄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杜甫 读书破万卷 韩愈 文章百代宗 鲁迅 一生反封帝
屈原 忠贞千古仰 李白 下笔超群英 曹操 心系苍生情
①上联:
②下联:
材料三:
文学作品抒真情 文学之路,百花齐放。李白绣口一吐①“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淋漓尽致地抒发对友人远行的忧虑和关切;杜甫悲情苦吟②“____,____”(《春望》),表达因战事消息隔绝而久盼家人音信不至的焦急和思念之情;李贺壮怀激烈③“____,____”(《雁门太守行》),抒发全体将士忘身报国的决心;秋瑾侠骨柔情④“____,____”(《满江红》)表达推翻满清解放天下的凌云壮志;陶弘景沉醉山水⑤“夕日欲颓,____,(《答谢中书书》),表达酷爱自然、长伴林泉的志趣;柳宗元景中传情⑥“____,悄怆幽邃”(《小石潭记》)表达贬谪后内心无法摆脱的落寞。文言志,诗言情。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
(5)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6)下列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各有其美,美在言为心声的真实,美在寄情于辞的畅达。
B.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像结交了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
C.文学阅读既能增长我们的见识,又能塑造我们良好的性格。
D.经典古诗文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组卷:25引用:1难度:0.8 -
2.经典阅读品人物
元末明初,随着正统诗文的衰微以及长篇白话小说的问世,一向被排斥在主流文学之外的小说,终于在文学的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九年级一班开展“阅读经典小说,走进人物内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中,语文科代表找来了上面的两幅图画,要求大家完成小说人物品读卡在班级阅读分享会上进行交流,请你填写好相关内容。
小说人物品读卡人物 出处 相关情节 形象简评 范进 《儒林外史》 ① 醉心功名 迂腐可笑 吴用 《水浒传》 ② ③
A.周进(《儒林外史》)B.高俅(《水浒传》)组卷:67引用:3难度:0.3
二、阅读•世间万物。(共38分)
-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文学恩师
王信厚 ①原《宁波文艺》副主编赵林泉的不幸病逝勾起我绵绵的追思,脑海中反反复复萦回着赵老师的形象,耳畔仿佛又响起了他那不紧不慢带着浓厚山东口音的宁波话……赵老师是改变我命运的人,如果没有他,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赵老师是文联唯一的专职干部。当初受赵老师指导的业余作者有干部、工人、农民,还有就是像我这样的待业青年。那年代政治运动不断,文艺是重灾区,然而我们这个文学小圈子,由于赵老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大家却和谐相处,犹如世外桃源。赵老师是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又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南下干部,在他身上有山东人的厚道耿直,又有南方人的细腻善感。他对作者的关心不仅仅是在创作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上,在做人上,他本人不仅仅是言传,更多的是身教。
③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风暴来了。我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认识赵老师的。那时我初中毕业,因出身不好待业在家,喜欢文艺的我在文化馆办的油印刊物上投稿,得到了赵老师的帮助。其中一个小戏,他帮我修改并向当时唯一的省级文学刊物《东海》推荐(此小戏也得到苏立声老师的帮助),结果居然发表了,这使我创作信心大增。后来他又推荐我到市戏曲训练班当编剧,从此我走上了戏剧创作道路。面对这张在赵林泉名字上打上大红叉的大字报,我又惊又怕。处事谨慎的赵老师难道不知道我的家庭出身?不可能,那时连发表一篇豆腐干文章也要填个人履历,可赵老师在我面前从来不提不问,当大字报上街后他见到我也绕道而走闭口不谈。更令人感动的是,文革后期他从“牛棚”里解放出来,我向他为我的出身而遭受牵累表示歉意时,他竟连连摆手,说是他的问题牵累了我,他要我相信党的政策,写出更多好作品。他自己打了多次入党报告,党组织也终于在1983年为他敞开了大门。
④其实,受赵老师帮助的远远不止我一个。去年,一位从外系统调入文化部门的领导,上任不久就约我去拜访赵老师,其实赵老师仅仅在他年轻时帮他修改发表过两篇作品,为什么时隔几十年还记得一位早已退休在家的老人?他说当初自己是个普通的农家子弟,赵老师热情待人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很想去看看他。文革前,市郊有个姓励的青年因“言论不当”冒犯领导失学在家,是赵老师发现了他的文艺才能,帮助他编写演唱作品下乡演出,使他重新拾起希望。两年后他参军入伍,在部队从搞俱乐部开始,进步很快,如今已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军队高级干部。
⑤在与同事相处中,赵老师总是见利就让。在《宁波文艺》工作期间,他两次主动将工资提升名额让给同事。后来领导要将他从副主编提为主编,他考虑到可能要挫伤另一个副主编的积极性,又主动向领导要求取消对自己的任命。难怪当我将赵老师病逝的噩耗告诉如今已在外地成为著名学者的那位同事时,他在电话里泣不成声地说,像赵老师这样的好人,世上真不多啊!
⑥赵老师有大学文化程度,解放初曾任市机关学校语文教研组长,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完全有条件自己创作,可他却把全部精力扑在辅导培养业余作者身上,对大家的作品总是热情鼓励,悉心指导。在当时形势下,他将文艺思想与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巧妙结合,使一些业余作者既学到了写作本领,又免受了那时的极左思潮伤害。这些特殊的创作经历是当今一些文学青年所无法理解的。
⑦赵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业余作者,不论你地位高低、作品发表多少,他都能记得住你的名字及概况,即使是在他晚年记忆力严重衰退的时候,也念念不忘。但他却希望大家忘了他,他是一个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不愿麻烦人的人,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他甚至谢绝亲友去探望他。在他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分钟,我赶到医院去与他告别,他儿子凑在他耳边说:“爸爸,王叔叔来看你了,你知道的话眨一下眼。”然而他竟眨不动了……
(选自《宁波日报》2021年09月09日,有删改)(1)【抓事件,明内容】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充完整下面的表格。段落 事例 性格 ②段 指导业余作者,用人格魄力影响团结大家。 厚道耿直又细腻善感 ③段 A 待人热情 ④段 帮助农家子弟修改文章,帮助姓励的青年人编写演唱作品下乡演出,使他重拾希望。 B ⑤段 C 见利就让 ⑦段 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他谢绝亲友探望。 D
(3)【仿示例,赏美文】怀人感恩是文学创作主题之一,七年级下册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回忆性散文。请你参照示例,也给《我的文学恩师》这篇文章写一段简短的评析,80字以内。
【示例】文章开篇言简情挚,写除夕夜听到叶先生逝世的消息,接着回忆了与叶圣陶交往的几件小事,所忆的内容多且杂,但小事情见大品质,文章有叙有议,叙事沉稳平和,议论精要庄重。
(4)【品词语,明题目】文章的标题是“我的文学恩师”。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为何把赵林泉称为“文学恩师”。组卷:35引用:3难度:0.3
三、写作•我和文学。(共50分)
-
8.文学是什么?文学是生活,如老王般负重前行,如长妈妈般关爱后辈;文学是情感,如同来自秋天对母亲的怀念,如同对昆明雨般的思念;文学是画,如同壶口瀑布般壮美,如同小石潭般秀丽。将身边的一切记录下来吧,这就是文学。
请围绕“我和文学”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文见人,以文记事,以文动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组卷:13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