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清华附中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高三(上)诊断物理试卷(9月份)
发布:2024/12/19 8: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为v=3t+3t2,则在第1s内的平均加速度a̅以及1s末物体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分别是( )ΔaΔt组卷:56引用:1难度:0.5 -
4.顺时针摇动水平放置的轮子,图为俯视图。若泥点从水平方向上飞出后打在竖直墙上的M点。可以判定,泥点是从哪点飞离圆盘的( )
组卷:130引用:3难度:0.7 -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做半径为l的完整圆周运动,小球和O点间用轻杆相连。Q点与圆心O等高,P是OQ之间某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6.利用简单的几何学,古人从地面上的两个点认识了地球,再从地球到月亮,从月亮到太阳,从太阳走向宇宙。完成了对地球半径、月球半径、太阳半径、月地距离、日地距离、较近恒星距离等的粗略计算。公元前3世纪,埃及小镇阿斯瓦有一深井,夏至正午的阳光可直接射到井底。在几年后的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埃拉托色尼记录了同一条经线上的城市亚历山大(阿斯瓦的正北方)的物体的影子:1米长竖立的杆有0.125米长的影子。根据这种方法算出的地球周长约为(已知阿斯瓦到亚历山大的距离约是800km,π=3.14)(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7.分析电流走向、找到电路中的等势点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电路问题。在图示的电路中,已用箭头正确标出部分电阻上的电流方向。已知电路中每个电阻大小都是R,关于a、b、c、d、e点的电势,MN之间的总电阻R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1引用:1难度:0.7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3分。
-
20.如图所示,导体棒MN垂直的放在粗糙水平金属轨道上,轨道间距为L。MN的有效电阻与左端固定电阻都是r,轨道其它部分电阻不计。MN质量为m,MN与轨道间动摩擦因数为μ。垂直于金属轨道平面向上有匀强磁场,磁场强度为B。现给MN一个水平向右平行于金属轨道的初速度v0,运动过程中MN与金属轨道保持良好接触并始终与ac平行。已知MN向右运动全过程中在左端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Q。
(1)定性画出MN向右运动过程中的v-t图像,并求出导体棒速率为v时的加速度;
(2)求MN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过程的位移;
(3)求MN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过程的时间。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21.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用图甲所示电路对给定电容值为C的电容器充电,无论采用何种充电方式,其两极间的电势差u随电荷量q的变化图像都相同。不计图甲中电源内阻。
(1)电容器充电的过程,实质上是电源逐步把电子从电容器的正极板移到负极板的过程。
a.请利用u-q图像求出电容器充电完成后储存的电能Ep;
b.除了存储在电容器中的电能,充电电路消耗的其它能量都是损失的能量。证明:整个充电过程中,Ep等于损失的电能E损。
(2)在如图甲所示的充电电路中,只改变R电阻,用大小不同的两个电阻及同一电源对同一电容器进行两次充电。在图乙中做出两次充电过程中,极板上的电荷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像,并标出哪个是大电阻、哪个是小电阻对应的充电图像;
(3)若将图甲中的电阻R减为0,本题(1)中Ep和E损的大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如果不成立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成立,请解释E损的去向。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