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13课 迷娘(之一)》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1/18 2:30:1
一、选择题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36引用:12难度:0.9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组卷:32引用:6难度:0.9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6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7
三、诗歌鉴赏
-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冬(之一)
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1976年12月(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
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
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
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
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
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
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
(3)“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
(4)《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组卷:85引用:14难度:0.5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游者的夜歌
歌德
一切峰顶的上空
静寂,
一切的树梢中
你几乎察觉不到
一些声气;
鸟儿们静默在林里。
且等候,你也快要
去休息。(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对“峰顶的上空”“树梢”“鸟儿们”等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片“安静”,特别是“一切”一词的使用,给人带来一种超越感,使读者也产生了为大自然的寂静所融化的感觉。
B.诗人先从峰顶之上的天空写起,给人一种宏大的空间感;继而写到树梢,则有一种细致入微的效果,也能够进一步烘托出大自然的安静。
C.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空间构成上与这首诗歌相同。
D.因为诗歌是歌德描写自己一时一地的感受,所以它所传达出的是一种特殊经验,一般人很难体会得到。
(2)如何理解歌德诗中流露出的“宁静”?组卷: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