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崇文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6 3:0:1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他是20世纪中国诗坛的泰斗,他的一生,是流浪、思考、发言的一生,是穿梭于光明与黑暗的一生,是属于诗歌的一生。他忠实于脚下的土地,如同忠实于他的诗歌一样;他忠诚于对光明的向往与追逐,如同忠诚于他的时代一样。诚如他自己所言:“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他的诗歌始终和他经历的时代共振,每一诗行的跳动都是时代的脉搏。作为诗人,他擅长使用象征和比喻。这种以事物影射情理,强调事物之间内在关系,往往使得诗中充满深沉的思考。他化身一只sī yǎ喉咙歌唱的鸟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他用悄悄退隐的启明星象征革命者的奉献精神;他用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象征农民苦难的命运;用低头弯腰刈草的孩子揭示社会的不公和黑暗; 。他的诗,从不掩饰情绪与思想,yōu戚、欣喜、愤怒、仇恨,都以诗的语言喷薄而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sī yǎ
刈草
yōu
(2)语段中的“他”是谁?
(3)画横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根据诗人作品中的内容,仿照波浪线的句式写一句话。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诗文原句填空。
(1)长风破浪会有时,
(2)
(3)但愿人长久,
(4)
(5)汉文有道恩犹薄,
(6)
(7)江山如此多娇,
(8)欧阳修《醉翁亭记》里描绘的山间四时之景“
(9)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组卷:9引用:1难度:0.8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小铁锤
张中杰
“呯!”随着儿子猛关卧室门的骤响,你的心一个震颤,委屈的眼泪淌下来。
打小把唯一的儿子当块宝玉呵护,儿子却长了身营养过剩的懒膘,脾气暴躁。青春期的儿子,始终与你如反贴门神--不对脸。有一次儿子跟你顶嘴被弟弟看到,当舅舅的作势要将儿子往窗户外面扔,儿子脸吓得乌青才噤声,但次日好了伤疤忘了疼,依然如故。你真的担心学习成绩平平、养的一身肥膘的儿子将来难有出息,更别说为你养老了。
“再不听话,我送你去当兵!”你咬牙切齿。
“当兵就当兵!”儿子居然不屑一顾。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犹豫摇摆许久,你终于狠狠心,送高中毕业的儿子去当了兵。
“十公里拉练咋能跑得动?两米高的障碍物咋翻过去?”听说新兵蛋子拉练最苦,你常常眼睛盯着天花板,彻夜无眠。三个月后,新兵集训结束。儿子来信说,他被分配到了炊事班,当了伙头兵。还有,他训练时因为紧张,扔手榴弹意外脱手,班长扑在他身上,受了点儿轻微伤。你听得寒毛直竖。当个伙头兵,能有什么出息?手榴弹爆炸威力很大,儿子真的没受伤?你焦虑不安,更加忧郁了。
无尽的牵挂,促使你与丈夫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去戈壁滩看望儿子。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你站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正在炊事班轧煤饼,手上裂开一道道血口。儿子高大了,脸上泛着红润的光;明显黑了瘦了,但浑身肌肉更结实了。你抚摸着儿子粗糙的手,心里隐隐作痛,又一次泪光闪烁。临走时你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想方设法换个岗位。
回到家,你辗转反侧,想起了那把小铁锤。
七岁时,你老家的邻居是一个虎背熊腰的壮年铁匠。胆小的你捂着耳朵躲在一边,只见壮汉左手拉呼呼作响的风箱,右手握一把铁铲不断往蹿起的火苗上送煤块。红彤彤的杂铁块几欲烧成流质时,左手飞快地换了铁钳夹出来,右手早变戏法似的举起一把铁锤。有时他的儿子抡起大铁锤,与他的小锤形成黄金搭档。铿锵嘿哟,火钳左旋右转,铁锤上下翻飞,火花四溅。
敦厚的铁砧板上躺着黑乎乎的杂铁,忍受着大小锤的打击,不曾呻吟。丢进水盆中“嗞啦”一声响,杂铁块竟神奇地变成一把锋利的镰刀,一柄锃光瓦亮的锄头……
你总是在想,杂铁被敲打时身上疼不疼,好似砸在自己心上。邻家壮汉看你对打铁好奇,为你打了一柄小巧玲珑的铁锤儿,一斤多重,一拃多长。学习疲倦时,你喜欢用这把小锤砸小石子,锤面闪光,咚咚响亮。
后来,这柄锤伴随着你,以全乡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又伴你考入大学,直到有了工作。结婚那天,你把小锤悄悄装进梳妆台的小抽屉。
你细心地找来一个小盒子,把小铁锤装进去,当作包裹邮给儿子,里边附了你写的一首清代诗人郑燮的七绝《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个月后,儿子的信来了。他的字一个个排列整齐,力透纸背。“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后,有一个明显的小锤印。你心里长出一口气,拧紧的眉毛舒展开来。
军营锤炼三年回来。儿子一进门竟然给你和丈夫一个温暖的熊抱。儿子坐下来,一边削好苹果递到你手里,一边汇报自己的进步,原来,儿子利用业余时间,拼命看书学习。由于训练表现突出,入了党;还由于见义勇为被表彰,立了二等功;如今又提了干,做了军官。
“你是怎么做到的?”你喜不自胜,心里涌起好奇。“每天读书两个小时,坚持做好事。这样,天天有收获,有进步!”儿子自豪地说道。你惊喜地瞪大了眼睛。
儿子用从部队学到的厨艺,为你和丈夫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给你和丈夫讲述部队里的故事。
你弟弟擦窗户玻璃,意外跌伤肋骨。儿子开车送舅舅去医院。舅舅让儿子坐车上等。可他还是规规矩矩地把车停到车位,非扶着舅舅走不可。拍片、查结果,楼上楼下地陪检,细心照料舅舅。
“我这个外甥变化真大!”弟弟高兴地给你打电话。
那个喜欢与你顶牛儿的青涩少年走远了,你有点儿怅然若失。但最后,你幸福地笑了。泪眼朦胧中你忽然觉得,当初的选择,是一个美好的插曲,就像那把小铁锤,真的很美!
(选文有删改)
(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浇水过多的花根部更易腐烂而早夭,放不开手的风筝注定飞不高。
(2)“儿子”入伍前后判若两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你”和“儿子”都在书信中引用了诗句,请说说他们各自的用意。
(4)请简要分析文中插叙部分的作用。
(5)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组卷:639引用:12难度:0.7
四、作文(60分)
-
8.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278引用:3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