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全国普通高中高考语文联考强化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学有几个主要范畴,如比兴、情景、意象、意境等。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是一以贯之的系统。从比兴范畴出发,或可将几个范畴贯穿起来。
          所谓“比”,是类比、比附之意,一物与另一物基于功能、形貌的相似而相互对应。所谓“兴”,是起兴、感应之意,物与人互相触动,相互作用,引起主体的情感有所反应即是兴。比是内在情意先涌现出来,后寻找外在物象以表达,带有更多的理性安排,可以形成重复的修辞技巧;兴是外在物象引发情意,只能先言他物以起所咏之物,至于物象与情意的关系却是无意识的、隐微的,难以把握。
          比兴虽是不同手法,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系统。比是相互对应,兴是相互感应,对应的事物相互感应,感应的事物相互对应。比中有兴,有所感兴,才能形成比拟,这就是把爱情中的男女比作蝴蝶、鸳鸯的原因;兴中有比,可以类比之物,才能感兴,所以《关雎》中的水鸟对鸣感发男女思慕之情。某种情感总被比作某时,看到某物,就会引起某种情感;看到某物,总引起某种情感时,自然也将某种情感比作某物。于是风花雪月是比,也是兴。作为情感的比附物,是比;作为情感的诱发物,是兴。汉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就是对比兴的最好诠释,事物与人世之间是互相连通、层层对应的。
          情景论作为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所要揭示的正是主客物我的关系。首先,情感是在某种场景中产生的,而人在任何场景中总伴随某种情感状态,或情以景兴,或情融景中,情是景之情,景是情之景,不存在与场景无关的情,也不存在无法引起情感的景。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比兴与情景的融合还表现在情与景的固定组合中。边塞诗的场景描写与怀乡情感相互映衬,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怨诗中伤春惜春的场景描写与女性的思夫之情搭配,如王昌龄《闺怨》。送别诗将送别的场景与依依惜别的情感融合一体,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咏史诗中文物遗迹或历史场景与当下的古今之感互相感发,如杜牧《赤壁》。不同诗中,具体的景或情或有些许差异,但基本的情景组合或母题模式却是稳定的,在同样的情景里,便有同样的情感;而同样的情感总是产生于同样的场景中。
          什么是意象?简而言之,即情意中的物象。以杜甫《登高》为例,诗中出现了急风高天、清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霜鬓、酒杯等物象。这些物象不仅是对外在风景的描述,也是内在情意的表现,与艰难苦恨、潦倒、悲秋、多病的情感融合。诗人选取某些物象,并从某个角度截取物象的某个方面,乃是由情感决定并由情感浸染过的,于是风是急风,天是高天。因而所谓意象,也即内在情意与外在事物的交融。除直接抒情外,情感与物象凝结在一起,依附于物象呈现出来。
          问题在于,情感如何凝结在意象之中?以月亮为例,月亮与怀远总是联系在一起。因而意与象相遇的方式或者意象形成的方式便有两种:一是兴,即由感兴方式形成的意象;二是比,即由比附方式形成的意象。在前者,物象是情感的诱发物,是为兴象;在后者,物象是情感的比附物,即为比象。比兴系统也是情感反应和表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意象是比兴依附的物象,是不同意象组成的风格统一的情境。
          在一首诗中,诗人有感而发,情景既是情感统一的脉络,也是情感产生的背景;意象既是点缀其中的诗眼,也是组成情景的物象。而比兴是将两者融合的方式,也正是意象的存在,诗歌才能反复品味。
    (节选自卫垒垒《比兴:一以贯之的传统诗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学的范畴是一以贯之的系统,比兴是基础,可贯穿情景、意象、意境等范畴。
    B.比是先有内在情感再有物象,兴是先有物象再生发情感,前者更理性,后者更隐晦。
    C.边塞诗多含怀乡之情,闺怨诗大多伤春惜春,类似的基本情景组合或母题模式稳定。
    D.意象是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非直抒胸臆的情感与意象相结合,依附子物象来呈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构是并列式,论述了比兴之关系,比兴与情景,比兴与意象、意境之间的关联,强调了比兴的贯穿性。
    B.文章采用王夫之的话是为了证明景与情是不可割裂的关系,情是景之情,景是情之景,情景不可独立存在。
    C.文章论证逻辑清晰,既有对“比”“兴”概念的分析,又有对二者不同点的论证,并利用这种不同解释其他范畴。
    D.文章论证方法多样,在论述情感如何凝结在意象之中时,采用举例和对比论证,使得诗学范畴及其关系更易于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是“比”;“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是“兴”。
    B.古人的送别诗中常出现“柳”这个意象,如“客舍青青柳色新”“杨柳岸,晓风残月”,“柳”常被看作离情的象征。
    C.在边塞诗与怀乡诗的母题模式下,“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抒发了怀乡思亲之情。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中,月是情感的比附物,是比象,诗人望月抒怀,情感依附于物象“月”呈现。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竹子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优势和作用突出。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全国竹林面积达701万公顷。一根竹子,3至5年即可成材,一般的速生用材林,成材则要10至15年,而且竹子可一次造林成功,年年择伐,保护得好,可以永续利用。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竹子在包装、建材等多个领域可直接替代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以竹代塑”,将提高绿色竹产品的使用比例,减少塑料污染。
          位于贵州北部的赤水市从资源端开始谋刬“以竹代塑”的可行性,努力种好竹、伐好竹、运好竹,支撑产业链下游发展。湖南桃江县推进竹产业链延链补链,一批生产“以竹代塑”产品的企业在桃江集聚,2022年全县竹产业产值达147.28亿元。江西铜鼓县江桥竹木业公司设计出竹键盘、竹鼠标、竹制计算器、竹音箱等10大系列80多个品种的竹产品,畅销美、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竹乡”浙江安吉县建立健全竹制品销售推广平台,开展竹制品进景区、进民宿、进酒店、进馆所、进商超、进街区“六进工程”,在机关单位、住宿餐饮、生活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广“以竹代塑”。
    (摘编自《人民日报》:《“以竹代塑”潜力大》)材料二:
          中国有竹林地面积701万公顷,竹类资源、面积、蓄积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竹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以竹代塑”倡议,同时也是中国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以竹代塑”,不仅能够换来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带动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竹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世界竹产品生产,贸易第一大国,2020年,全国竹产业产值近3200亿元,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2亿美元,占世界竹产品贸易总额的60%以上。
          因而,“以竹代塑”倡议这一极佳的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在此时发布,将为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提供新思路、新智慧。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是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积极作为。这也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所强调的,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家园。
    (摘编自《光明日报》:《“以竹代塑”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材料三:
          我国竹制品的销量和出口量虽逐年增加,但“以竹代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技术不够成熟的竹制品受限于产量和成本,尚未成为塑料替代品的首选。这就要求进一步夯实“以竹代塑”的产业基础,在质量、价格等方面增强竹制品竞争力,以便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就经营主体而言,要下更大力气做好市场推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向科技要效益,向成本要空间。从产学研方面看,应坚持产业发展需求导向,强化竹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联合攻关,突破一批产业化前景良好的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根小竹子呼唤治理大智慧,把握好减塑降碳与生活便利的平衡点,“有形之手”的作用不可忽视要让政策添助力,激发龙头带动和产业集聚效应,促进集约经营和集群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以竹代塑”开辟环保新赛道》)(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一般速生用材林,竹子的优势非常突出:成材时间短,可一次造林成功,年年择伐,永续利用。
    B.竹子是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包装、建材等领域可直接替代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制品。
    C.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20年竹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高居全球榜首。
    D.我国竹制品的销量和出口量逐年增加,但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断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贵州赤水、湖南桃江、江西铜鼓、浙江安吉在“以竹代塑”产业链上各有优势,各地可以相互借鉴,也可优势互补。
    B.“以竹代塑”不但可以减少塑料污染,还能带动竹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确保我国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C.“以竹代塑”为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新思路、新智慧,推动各国减少了塑料污染。
    D.通过强化竹制品质量和价格方面的竞争,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进一步夯实“以竹代塑”的产业基础。
    (3)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我国“以竹代型”产品的市场占有半和认可度,还需要哪些方面做出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3引用:3难度:0.6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万年青
    冯骥才
          老蔡家盖了一间很小的砖瓦屋,不住人,开一个小杂货铺。有人便给这小杂货铺起个好听的名字,叫万年青。老蔡家也喜欢这店名,求人刻在一块木板上,挂在店门口的墙上。
          老蔡家在这一带住了几辈,与这里的人家都是几辈子的交情。这种交情最金贵的地方是彼此“信得过”。信得过可不是用嘴说出来的,嘴上的东西才信不过呢。这得用多少年的时间较量,与多少件事情较真,才较出来的。日常生活,别看事都不大,可是考量着人品。老蔡家有个规矩,从早上日出,到下晌日落,一年到头,刨去过年,无论嘛时候,店门都是开着的,决不叫乡亲们吃闭门羹。这规矩是老蔡家自己立的,也是立给自己的。自己说了就得做到,而且不是一天一月一年做到,还得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做到,没一天不做到,或者做不到。现在万年青的店主是蔡得胜,他是个死性人,祖上立的规矩,他守得更严更死。
          这规矩,既是万年青的启规,也是老蔡家的家规。虽然老蔡家没出过状元,没人开疆拓土,更没有当朝一品,可是就凭这天下独有的店规家规,一样叫人敬佩,脸上有光。
          一天,老蔡遇到挠头的事。他的堂兄在唐山挖煤砸断了腿,他必得去一趟看看,连去带回大约要五天,可是铺子就没人照看了。正这时候,家住西马路一个发小马得贵便说他一个远亲名叫金子美,不如请来帮忙。
          老蔡把金子美约来一见,寻思一天后,便把万年青交给他了。老蔡交代完,又叮嘱一句:“记着一定守在铺子里,千万别离身。”
          金子美虽然没当过伙计,但人聪明,干什么都行。一天生,两天熟,万年青这点事就全明白了。每天买东西的不过几十人,且多半是周边的住家。这些街坊买的东西离不开日常吃的用的。特别是中晌下晌做饭时,盐没了,少块姜,缺点灯油,都来买,缺什么买什么。
          金子美每天则天亮就从学堂赶到万年青,卸下门板,把各类货品里里外外归置好,掸尘净扫,一切遵从老蔡的交代。迎客送客,卖货收钱,从容有序,没出半点偏差。下响天黑,收摊关门,清点货物,上好门板,回学堂睡觉。一连三天,没出意外,一切相安无事。
          转天一早刚到了万年青,一位同室学友找来说,从租界来了一个洋人,喜欢摄影,来拍他们的学堂。这洋人说他不能只拍场景,还要有人。这时放暑假了,学堂里没几个人,就来拉他。金子美说店主交代他这铺子白天不能关门,不能叫老主顾吃闭门卖。学友笑了,说:“谁这么死性子,你关门了,人家不会到别的地方去买?”他见金子美还在犹豫,便说:“你关一会儿门怕什么,他也不会知道。”子美觉得也有道理,就关上门,随着这学友跑到了大营门外运河边的北洋大学堂。
          大家干得高兴,玩得尽兴,直到日头偏西,赶回到城西时,天暗下来。他走到街口,面对着关着门黑乎乎的店铺,一时竟没有认出来,以为走错了路。待走近了,认出这闭门的小店就是万年青,心里有点愧疚。他辜负了人家老蔡。
          再过一天,老蔡回来了,金子美向他交代了一连五日小店铺的种种状况,报了太平,然后拿出账目和钱匣子,钱货两清。
          这事便结了。可是还没结。
          一天,金子美在学堂忽接到老蔡找人送来的信儿,约他后晌去万年青。子美去了,老蔡弄几个菜半斤酒摆在桌上,没别的事,只为对子美先前帮忙,以酒相谢。老蔡没酒量,子美不会喝,很快都上了头。老蔡说:“我真的挺喜欢你。像你这种实诚人,打灯都没法找。我虽然帮不了你嘛忙,我这个铺子就是你的,你想吃什么用什么——就来拿!随你拿!”
          子美为了表示自己人好,心里一激动,便把他照看铺子时,由于学堂有事关了门,事后怕亏了老蔡而掏钱补款的事说了出来。他认为老蔡会更觉得他好。谁想到老蔡听了,脸上的笑意登时没了,酒意也没了,直眉瞪眼看着他。好像他把老蔡的铺子一把火烧了。
          “您这是怎么了?”他问。
          “你关了多长时间的门?”老蔡问,神气挺凶。
          “从早上。我回来的时候……快天黑了。”
          “整整一天?一直上着门板?”
          “上了呀,我哪敢关门就走。”
          静了一会儿。忽然老蔡朝他大叫起来:“你算把我毁了!我跟你说好盯死这铺子绝对不能离人,绝对不能关门!我祖上三代,一百年没叫人吃过闭门羹!这门叫你关上了,还瞒着我,我说这些天老街坊见了我神气不对。你坑了我,还坑了我祖宗!你——给我走!”老蔡指着门,他从肺管子里呼出的气冲在子美脸上。
          这事没人知道,自然也没人说,但奇怪的是,从此之后这一带人再也没人说老蔡家的那个“家规”了。万年青这块牌子变得平平常常了,原先老蔡身上那有点神奇的光也不见了。
          一年后,人说老蔡得了病,治不好,躺在家里开不了店,杂货铺常常上着门板,万年青不像先前了!过了年,铺子里的东西渐渐折腾出去了,小砖房空了,闲置一久,屋顶生满野草,像个野庙荒屋。那块“万年青”的店牌早不知嘛时候没的。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述中偶尔会穿插一点议论,但这议论并不显得多余,如第二段开头的语句,就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突出了作品要表达的主旨。
    B.小说语言上有地域色彩,口语化气息也比较浓郁,如“无论嘛时候”“吃闭门羹”等,使表达很活泼,很接地气。
    C.小说多用长句,偶尔有整齐的句式,但多用散文化句式,表达自然流畅,活泼生动,具有老舍式的幽默意味。
    D.小说虽然短小,但结构很严谨,结尾和开头照应,人物语言、神态描写也颇为生动,人物语言极富个性化色彩。
    (2)金子美并未遗忘老蔡的嘱托,可是为何最后还是辜负了对方?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万年青”为题,好在哪里?请结合小说进行探究。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七、简答题组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①_____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呱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这个城市不属于你。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而无处逃遁
          很想念家里。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②_____。我知道我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他们的快乐和依靠。③_____,他们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人,也有他的过去。
          这里繁华酥骨的都会我的故乡并没有,我的故乡也没有这种静谧侵肌的湖泊,这里的城堡有着悲剧般幽深奇诡的特点,这也非我故乡所有,这里的大森林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我的故乡也没有。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中含悲。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漂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复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以“我的故乡”为陈述对象的一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17引用:8难度:0.7

八、材料作文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骑师驯了一匹好马,他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骑马出去时,就把马的缰绳解除了。马在原野上飞奔,当它知道自己身上没有任何束缚时,胆子便越来越大,跑得越来越快。它把骑师掀了下去,不管不顾地加速往前狂奔,最后不小心冲下一处深谷,摔得粉身碎骨。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自由与约束”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9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