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苏东双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三届命题竞赛物理试卷(2)
发布:2024/12/18 9:30:3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
-
1.2010年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组卷:208引用:73难度:0.9 -
2.液晶电视机工作时,屏幕发热,用手试一下屏幕觉得温热,估计屏幕处的温度约为( )
组卷:78引用:2难度:0.9 -
3.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 )
组卷:1724引用:33难度:0.9 -
4.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组卷:315引用:47难度:0.9 -
5.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 )
组卷:115引用:6难度:0.9 -
6.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组卷:511引用:49难度:0.9 -
7.如图拍手发声时,鱼儿慌忙游窜,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鱼的惊慌可能是由声音引起的;猜想2:鱼的惊慌可能是由拍手的动作引起的。随后,他在鱼缸中放入一条鱼,用黑布挡在鱼缸和手之间,然后拍手,发现静止状态的鱼开始游动。由此他( )
组卷:144引用:2难度:0.9 -
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69引用:78难度:0.7 -
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组卷:3348引用:284难度:0.7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2分.解答22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
2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cm;tBC=s;vBC=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组卷:61引用:4难度:0.5 -
2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海磁悬浮列车试乘记
运行于上海郊外的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9月30日重新面向公众开始试运营。(图1)列车起动后,加速相当迅速。车内安装了速度计,出发后不到1分钟时速就已超过200km。之后,虽然感觉加速的速度稍有放缓,不停增长的速度计的数字则告诉人们速度仍在持续增加。到底要加速到多快呀?正这么想着,此时显示出时速的速度计数字终于停止变动(图2)。到了这么快的速度,身体上已经根本无法感受出时速到底有多少,只有快极了的感觉。不过,在与高速公路并列行驶过程中看到汽车迅速向后逝去时,才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时速在最大处保持近1分钟后,开始减速到200km的时速时,感觉到周围景色的流动也开始放慢。但如果看到列车近旁的话,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是像飞一样向后滑去。就在于这种感觉中,慢慢地看到了上海的空中大门--浦东国际机场。 轨道全长约为30km,仅仅8分钟时间就穿越了这段距离,让人感觉只是一瞬。
(1)加点部分的文字,使作者体会到磁悬浮列车的实力。而实际上作者在描述的过程中是以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2)根据图2所示,速度计上显示的最大速度(选填“有”或“没有”)超音速;若磁悬浮列车在这个速度保持近1min,则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行驶了km。
(3)磁悬浮列车在全程运行中做运动,请根据文中的画线的文字计算出它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m/s。组卷:116引用:1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