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等4地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其中,第1-12小题,每题2分;第13-16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的短杆菌,容易在人群间传播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细菌的InIc蛋白通过抑制人体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该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 2.许多生命过程都与生物膜上的离子转运蛋白有关,如H+/K+ATPase(质子泵)、
    HCO
    -
    3
    /Cl-交换通道等。如图表示胃壁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输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3.历史上有多次蝗灾,我国生态学家在治理蝗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研究发现飞蝗产卵,主要依靠两个条件,水位下降后的湖滩、河滩、沿海荒地等湿地,以及丛生的杂草。现鉴定到一种飞蝗群聚信息素4VA(4-乙烯基苯甲醚),4VA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其特异性受体是嗅觉受体OR3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4.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当细胞衰老或受不可修复的DNA损伤时,线粒体会释放其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释放出来的细胞色素c能促进C-9酶前体转化为活化的C-9酶,进而激活C-3酶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5.小球藻是鱼类的优良饵料且对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鱼腥藻是养殖水体中引起水华的主要藻类。为揭示两种藻类的种间关系及其受pH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pH 6 7 8 9
    鱼腥藻对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 1.78 1.70 0.67 0.29
    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参数 10.16 12.91 9.10 4.90
    注:竞争抑制参数越大,说明竞争抑制作用越强。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6.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同时与X染色体的数量有关,即受精卵中含有两个X染色体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信号,从而发育为雌蝇。没有X染色体的受精卵无法发育。遗传学家得到一种基因型为的黄体雌果蝇(  表示两条染色体并联,并联的X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无法分离)。将这些雌蝇与灰体雄蝇(XAY)杂交,子代中只有灰体雄蝇和黄体雌蝇,且比例为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4引用:5难度:0.7
  • 7.大多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过休眠才能萌发,从休眠到萌发阶段种子内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有些突变体的种子未脱离母体就发芽的现象称为胎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7引用:6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题,共60分。

  • 20.番茄的杂种优势十分显著,在育种过程中可用番茄叶的形状、茎的颜色(D/d)以及植株茸毛等作为性状选择的标记。为研究这三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以下A1-A4四种纯合体为亲本做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且无致死现象)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株)
    A1×A2 缺刻叶 缺刻叶(60),薯叶(21)
    A1×A4 浓茸毛、紫茎 浓茸毛、绿茎(19),浓茸毛、紫茎(41),多茸毛、紫茎(15),少茸毛、紫茎(5)
    A2×A3 浓茸毛 浓茸毛(60),多茸毛(17),少茸毛(5)
    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的形状和茎的颜色两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判断依据是
     

    (2)根据亲本组合
     
    杂交结果可判断,植株茸毛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
     
    定律,判断理由是
     

    (3)亲本组合A1×A4杂交F2中缺少少茸毛绿茎和多茸毛绿茎个体,推测原因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番茄植株茎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①控制番茄茎颜色的基因与控制植株茸毛的其中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②
     
    。为进一步确认出现上述现象的具体原因,可通过增加样本数量继续研究。若为情况①,请画出F1体细胞中控制茎的颜色和植株茸毛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用|表示染色体,“A/a、B/b…”为控制植株茸毛的基因,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
     

    (4)低温处理会导致某种基因型的花粉存活率降低,用低温处理A1×A2组合的F1后,F2的表型为缺刻叶:薯叶=5:1,可推知携带
     
    基因的花粉存活率降低了
     
    。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组卷:56引用:3难度:0.6
  • 21.新冠病毒(+RNA)的刺突蛋白S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是宿主抗体的重要作用位点。如图1是科研人员利用新冠病毒的+RNA提取S蛋白基因和S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基因作为抗原基因序列,研制新冠病毒双抗原疫苗的技术路线。已知PCR1与PCR2要分别进行,然后将产物混合,使用引物1和引物4进行PCR3,最终获得大量S-RBD融合基因(1500bp)。

    (1)PCR3过程中,片段1与片段2连接形成S-RBD融合基因,需要使用
     
    酶。为使S-RBD融合基因能与pX质粒相连接,并在工程菌中表达时先合成S蛋白,则PCR1过程中,应在引物1的5′端添加的限制酶序列是
     

    (2)为初步检测过程B构建是否成功,用EcoRⅠ、NdeⅠ、HindⅢ对重组pX系列质粒进行完全酶切,然后对重组pX系列质粒及其酶切产物进行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重组质粒pX2和pX5构建成功的依据是
     

    (3)在工程菌的筛选时,可先后用两种抗生素进行影印培养实验(即使用无菌的绒毡布压在培养基A的菌落上,带出少许菌种,平移并压在培养基B上),在培养基B中存活的菌落是否含有目的基因
     
    (填“是”或“否”)。鉴定重组pX质粒是否导入工程菌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4)试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此种双抗原疫苗比常规S蛋白疫苗更具优势的原因
     

    组卷:15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