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1 8:0:9
一、选择题。
-
1.小明利用搜狗输入法的变声功能,把自己的声音变成了小猪佩奇的声音,给朋友发了一条语音。这里的变声主要指的是改变了自己声音的( )
组卷:129引用:7难度:0.6 -
2.《诗经》有云:“伯氏吹埙(xūn),仲氏吹篪(chí)”。其中的“埙”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48引用:7难度:0.7 -
3.吉他在使用前需调弦,目的是把各弦的音调调节标准。某同学将调弦器固定在吉他上,调节A弦过程中,先后两次拨动A弦,调弦器接收到声音后显示界面如图,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弦( )
组卷:178引用:2难度:0.8 -
4.以下温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130引用:4难度:0.7 -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会跳起
②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③用手拍桌子力度越大声音越响
④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组卷:430引用:5难度:0.8 -
6.下列关于减弱噪声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8引用:6难度:0.5 -
7.小明假期旅游时发现一处深井,边上有“井深危险”的警示标志。他让一石头自由落向井底,用秒表测出“从石头离开手到听到石头击打水面的声音所需的时间”为0.4s,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石头下落的平均速度小于声音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96引用:9难度:0.6 -
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正确的是( )
组卷:333引用:11难度:0.6 -
9.小明用同一体温计没有甩就先后给甲、乙两人测量体温(体温计在测量前均已用酒精消毒),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 )
组卷:372引用:8难度:0.8
三、实验探究。
-
26.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小华在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温度值为 ℃。此时试管中的物质呈 态。
(2)该实验应选用 (“大冰块”或“碎冰块”),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的冰块,好处是 。
(3)若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小华应选用 (“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4)如图丁所示是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 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变化”或“不变”)。
(5)由图丁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依据:。组卷:50引用:1难度:0.7 -
27.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如图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根据 调整固定铁圈的位置,再根据要使 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的原则来固定铁夹的位置。
(2)当温度上升到90℃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已知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则本实验应选用 作为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3)A、B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实验,图4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两组烧杯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中的水量 B中的水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水沸腾后,还要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
B.验证水的沸点和液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C.观察水沸腾后的体积变化
D.验证水沸腾不仅要达到沸点,还要持续吸热
(5)如图6所示的四个图,表示在观察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将它们按照出现的前后顺序排列起来 。
(6)兴趣小组还想探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7:当沸水温度降低一些后,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发现水再次沸腾,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若利用上述结论来验证“压力锅的原理”,当瓶内水沸腾后,该进行的操作是:,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组卷:18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