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文昌中学、海口一中、嘉积中学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12/30 5: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具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多细胞蓝细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55引用:10难度:0.6
  • 2.从某些动物组织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可以用来制作手术缝合线,这种手术缝合线可以被人体组织吸收。从而避免拆线的痛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3.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其中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在不同的代谢过程中表示不同的化合物;图2表示该细胞中的某种生物膜和其上所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其中e-表示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6
  • 4.图1为酶作用模型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模型。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是PPO催化酚形成黑色素。某同学设计实物探究不同温度下两种PPO活性的大小,结果如图2。其中酶A和酶B分别为两种不同的PPO,各组加入的PPO的量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7
  •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早就认识到农作物的增产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列有关作物栽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0引用:3难度:0.8
  • 6.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有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某种开两性花的植物,花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紫色,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显隐性关系为A+>A>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 19.长江流域之前的水质受到污染,经过治理,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长江某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达到“碳中和”时,图中①②③⑤过程释放的CO2总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④过程固定的CO2总量。
    (2)为了缓解温室效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点即可)。
    (3)为因地制宜探索治理长江富营养化中微囊藻大量繁殖的方法,研究人员将污染江水引入人工实验湿地,在该人工实验湿地中引入芦苇、水芹和睡莲等水生植物,既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繁殖又能治理富营养化,其原理是
     

    (4)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食。科研人员对该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字母为能量值,单位是kJ/(m2•a))
    轮叶黑藻和苦草同化的能量 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 草鱼粪便中的能量 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a b c d e
    据表分析,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kJ/(cm2•a)(用表中字母表示),从轮叶黑藻和苦草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0%(用表中字母表示)。池塘养鱼,可采取鳙鱼、鲢鱼、草鱼、青鱼四大家鱼为主的多鱼种混养模式,这是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不同
     

    组卷:51引用:2难度:0.5
  • 20.赖氨酸是人体八大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某农科所科技人员欲通过将玉米某种蛋白酶改造成“M酶”,从而大大提高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以期待培育出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技人员先从“提升玉米种子中赖氨酸含量”这一功能出发,预期构建出
     
    的结构,再推测出相对应目的基因的
     
    序列,最终合成出“M酶”基因。
    (2)科技人员获得“M酶”基因后,常利用
     
    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该技术的第一步是使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DNA中G+C的含量越多,要求的变性温度越高。其原因是
     

    (3)“M酶”基因只有整合到玉米细胞的
     
    中,才能确保“M酶”基因在玉米细胞中得以稳定遗传。科技人员将“M酶”基因导入玉米细胞前,需先构建
     
    ,才能保证该基因在玉米细胞内能稳定存在,并能表达和发挥作用。
    (4)依据
     
    的原理,可将含有“M酶”基因的玉米细胞培育成转“M酶”基因的玉米植株。为了确保育种成功,科技人员需要通过测定玉米种子中
     
    的含量,从个体水平加以鉴定。

    组卷:28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