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考道德与法治调研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题,每题1分,共28分)

  •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者自主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因此,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取代老师。以下语句可以作为反驳此观点的有(  )
    ①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2.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这启示我们(  )

    组卷:2引用:6难度:0.6
  • 3.生命是有韧性的,经历了生活的风雨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有力量。这告诉我们(  )
    ①要在挫折中不断发掘生命的力量
    ②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无法抗拒
    ③生活中的挫折可以丰富生命内涵
    ④经历挫折洗礼的生命才有意义

    组卷:131引用:16难度:0.6
  • 4.《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为了进一步落实这个规则,学校准备修改和完善相关规定,并且要从同学们提的建议中选择一部分写进新的校规,这让学生们备受鼓舞。这说明(  )
    ①遵守规则,主要是依靠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②建立规则的目的既要限制自由,又要保障自由
    ③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④我们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5.近日,浙江杭州少年宫文学社的吕老师车子停在路边的时候被刮了,她发现有一个学生留下了纸条说明。这表明(  )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
    ②做人要有一定的责任和担当
    ③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④诚信对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6.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黑土地保护工程、确保种源安全,从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举措旨在(  )

    组卷:8引用:2难度:0.8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宪法(  )

    组卷:76引用:18难度:0.8
  • 8.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下列符合这一做法的是(  )
    ①我国宪法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共同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④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组卷:5引用:3难度:0.8
  • 9.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是(  )

    组卷:26引用:13难度:0.8
  • 10.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①甲积极参加保护滇池志愿者活动
    ②乙按时申报并缴纳税款
    ③丙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④丁依照法律参加民兵组织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二、材料分析题(13分)

  •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福祉,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此次修订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亮点颇多,其中,针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和保护、勤俭节约意识培养、网络保护等作出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压实了监护人、学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
    (1)材料一中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了哪项职权?
    (2)请你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小东与法律社团的成员们一起学习法律,摘录了以下法律规定,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结合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说明修改刑法第十七条的依据有哪些?
    (4)不做挑战法律的“熊孩子”,请你为此提两条合理建议。

    组卷:1引用:1难度:0.4

三、实践探究题。(10分)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创造了脱贫奇迹。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1)请你说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创造脱贫奇迹的依据。
    材料二:2020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元增加到超过100万亿元,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蔚然成风。
    (3)依据材料,简要概括“经济奇迹”与“脱贫奇迹”的联系。
    材料三:我国脱贫成就的取得,还依托我国加快制造强国的步伐,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努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4)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脱贫成就的取得给世界各国如何积极谋求发展的启示。

    组卷:5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