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重庆八中26班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25 13:0: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将到达火星附近,进行火星科学探测。结合读表,完成1~2题。
    项目 距日距离/106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小时) 卫星数
    地球 149.6 1 1 23.9 1
    火星 227.9 0.11 0.15 24.5 2

    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后(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2.北京时间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将到达火星附近,进行火星科学探测。结合读表,完成1~2题。
    项目 距日距离/106千米 质量(地球=1) 体积(地球=1) 自转周期(小时) 卫星数
    地球 149.6 1 1 23.9 1
    火星 227.9 0.11 0.15 24.5 2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光伏扶贫是指农民利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的精准扶贫方式。位于“电力天路”-川藏联网500千伏输变线沿线附近的四川甘孜乡城县正斗坝子(海拔4000多米),却通过“集中开发、收益共享”的方式,异地建设光伏扶贫工程实现脱贫。据此完成3~4题。
    与藏北农村相比,正斗坝子发展光伏产业的优势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4.光伏扶贫是指农民利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等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并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的精准扶贫方式。位于“电力天路”-川藏联网500千伏输变线沿线附近的四川甘孜乡城县正斗坝子(海拔4000多米),却通过“集中开发、收益共享”的方式,异地建设光伏扶贫工程实现脱贫。据此完成3~4题。
    正斗坝子光伏扶贫工程采用异地集中建设的主要原因有(  )
    ①适应建设光伏发电场的地点较少
    ②有利于降低建设、运营成本
    ③贫困人口分散
    ④可减少生态环境压力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5.如图1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图2为媒体报道截图。据此,完成5~7题。

    依据图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可知(  )
    ①地震时,人们先感受到水平晃动,后是上下颠簸
    ②地震波传播速度在地幔明显增加
    ③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降
    ④纵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位置属于地核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 3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有
     
     

    (2)写出图中部分箭头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③:
     
    ;⑥:
     
    ;⑦:
     

    (3)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被称为大循环的水循环类型是
     
    ,能使陆地水体得到不断补充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4)人类修建水库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填图中序号),我国东南季风主要参与的环节水循环是
     
    (填图中序号)。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某校中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研学活动。分别在甲、乙、丙三地发现形态相似的“蘑菇”石。学生对不同“蘑菇”石作如下描述:
    a.寂寞大海边,波涛伴孤独,雨虐风欺色凛然,只有神如故;
    b.塌崖山林海花潮、峡谷峭壁、峰回石怪,山顶有一块巨石,远看像一个正在燃烧的火炬;
    c.辽阔无垠的沙海中,一座座参差不整的花岗岩怪石山,有的像展翅腾空的苍鹰,有的像碧空飘展的祥云……,栩栩如生,比比皆是。
    材料二:丁地所属的广西河池市,曾发现300多株植物界“活化石”桫椤树。桫椤树出现于3亿多年前,是目前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1)甲、乙、丙三地相对应的“蘑菇”石分别为
     
     
     
    。(填字母)
    (2)桫椤树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代,该年代a所在岛屿
     
    (未/已)形成。
    (3)d景观为喀斯特地貌中的
     
    地貌,从地质地貌角度推断该景观区域易发生
     
     
    等地质地貌灾害。
    (4)列举二例与“蘑菇”石c成因相同的地貌
     
     

    组卷:91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