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3.5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8/14 20:0:1
一、选择题
-
1.雨水在地面流动,带走了一部分土壤微粒,这是( )现象
组卷:20引用:2难度:0.8 -
2.下雨时最容易被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组卷:1引用:3难度:0.7 -
3.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主要是( )而形成的。
组卷:20引用:6难度:0.8 -
4.暴雨后的河水要混浊一段时间,混浊的原因主要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8
四、实验探究题
-
11.根据“下雨”的模拟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雨水”和“径流”对土地的侵蚀现象。
实验材料:湿润且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壤、一侧有孔的长方形塑料盒、饮料瓶、废报纸、塑料膜、小铲子、塑料盆。
实验步骤:a.用掺有少量沙石的土在一个长方形塑料盒中堆一个斜坡地形,并用小铲子拍紧,再在土的边沿造一个垂直的“悬崖”。
b.在饮料瓶的瓶盖上扎一些小孔,做成喷水器,在饮料瓶中装满水,盖上瓶盖。
c.把装有“悬崖”的盒子放在废报纸上,在报纸上铺塑料膜,并把盒子的一端垫高。
d.用手挤压喷水器,让水喷洒出来。
e.用塑料盆收集流出来的水。
实验结论:
(1)
(2)根据“下雨”模拟实验连线。喷水器喷水 在地面流动的水 塑料盒中的泥土 自然界中的地形 用塑料盆收集的水 下雨
A.雨水的侵蚀作用主要是因为雨点降落时的力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
B.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溅起的土壤微粒,这就是侵蚀
C.挤压喷水器的手用力越大,土壤被雨水侵蚀得越厉害
D.用不同的土壤做实验,盆中水的浑浊状况没有什么变化组卷:7引用:3难度:0.5
五、综合能力题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地球在宇宙中运动,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也曾发生过多次极端的天气,多地出现大面积的暴雨,中国的黄土高原暴雨尤为集中。雨水侵蚀土地,形成众多径流,小河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汇入黄河,流入渤海,渤海被沉积成了新的平原。黄土高原与蒙古平原中间隔了一条万里长城,长城南边是土质疏松、土坡众多、植被非常少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而长城北边却是一片地势平坦、植被覆盖率高的生态环境,草原上的草原鼠类、兔子、狐狸、狼等动物生生不息。
对比材料中关于黄土高原和蒙古草原的信息,可以推理得出哪些因素会影响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至少写出3种)组卷:1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