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2019年单元测试卷(江苏省南京十三中金锁分校)(2)
发布:2025/1/5 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东方之星”沉船事故救援时,潜水员钢瓶中携带的气体是( )
组卷:387引用:67难度:0.9 -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7难度:0.9 -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6引用:7难度:0.9 -
4.判断硫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组卷:54引用:5难度:0.9 -
5.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组卷:27引用:7难度:0.9 -
6.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组卷:43引用:2难度:0.8
二.填空题(50分)
-
19.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胶塞,待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2)小洁同学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内空气容积的)。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答两种)15
(3)小红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
(4)小雨同学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改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100毫升的水;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250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65毫升。
a、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b、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组卷:19引用:2难度:0.4 -
20.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资料: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超过最适宜温度后,酶的活性下降。
(1)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2)猜想与假设:
(3)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4)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往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5)实验现象:2号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比1号试管快。实验结论:
(6)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7)除了FeCl3和MnO2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有组卷:24引用:2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