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汉语拼音。(12分)
-
1.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yōu jiān yìng yòu zhì yōng dài yán jùn màn cháng mǐn gǎn kāng kǎi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2.给带点字注音。
他那披散组卷:4引用:2难度:0.7
二、字、词。(16分)
-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不可 心惊肉 别出心 狗急跳 大言不 破 门可 组卷:5引用:1难度:0.8
五、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
10.收 麦 记(吉葡乐)
ㅤㅤ①小时候的趣事在我记忆里有好多好多,我就说一下收麦子的事吧。
ㅤㅤ②那时候收麦不像现在有联合收割机,机器“轰隆隆”开过去,麦子就直接变成麦粒等着装进口袋里了,就连麦秸也被打碎直接还田。那时候的第一代收割机只负责割麦子,依旧需要有人把麦子抱起来用草绳捆好——这在我们那儿俗称“敛铺子”。在我们家,妈妈和弟弟负责“敛铺子”,我负责把事先泡软的草绳隔一段距离放一根,爸爸负责捆麦个。完成以后,爸爸就拿木叉把麦个一捆捆挑到拖拉机斗里,装满了,拖拉机就“突突突”地拉到场院里去晒场。
ㅤㅤ③拣一个大晴天,把麦个拉开,草绳解下来,把麦子东一把西一把地散开暴晒,其间还要不时翻一翻。等晒得差不多了,拖拉机就会拉着个“混驼子”(也就是石磙)一遍一遍轧麦子,厚厚的麦子被越轧越薄,然后我们就挥舞着木叉翻一遍场,再接着轧。等麦粒基本脱壳了,就可以起场啦!这个环节人手越多越好,大爷大娘、叔叔婶婶都会过来帮忙,用叉把麦秸抖搂了又抖搂,以防里面还夹裹着麦粒。
ㅤㅤ④然后就找一个空地,开始垛麦垛。先得建一个底盘,爸爸就让我在上面踩,还给我配发一个最轻的木叉。我负责踩的同时,要注意把麦秸尽量向四周打,因为要一直保持截面面积,这样才能保证垛得足够高。爸爸呢,他用木叉慢慢地把四周没有夯实的麦秸撕下来,再扔到上面。随着麦秸不断扔上来,我不停地挥舞着木叉,脚下不停地踩着……麦垛也一点一点增高。那种慢慢地在麦垛上长高的感觉,特别好玩。站在金黄的麦垛上,你会感觉自己距离天空也近了很多……
ㅤㅤ⑤当然,麦垛也不会无限地增高下去。这个时候麦秸也被拾掇得差不多了,我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爸爸让我下来——他举起双臂等着接住我,我一出溜,他接住我,把我放到地面上。我这才有机会四周转着欣赏这麦垛的宏伟。等爸爸把最后一堆麦秸扔上去,麦垛便封了顶。这时的麦垛,就像一个金色的小山包,矗立在场院上。
ㅤㅤ⑥接下来,大人们就把余留在场上的麦粒往中间聚拢。有拿刮耙的,有拿木锨的,有拿筢子的,有拿扫帚的……很快在麦场中堆起一个圆锥形的麦坯。休息的间隙里,爸爸用脚步丈量着麦坯的圆周,用锨把比试着麦坯的高度,然后和大爷、叔叔们估算起了这一季麦子的产量。
ㅤㅤ⑦连一根烟的工夫都没有,就要开始扬场了,因为风来了——在风里,麦壳、麦余子和麦粒都依赖自身的重量确立了各自的位置。洁净得像婴儿一样的麦粒从空中落下来,越来越多。有时候风向变了,会反吹过来一些麦壳,妈妈就用扫帚轻轻扫下来。
ㅤㅤ⑧麦余子谁也舍不得扔,都会收到蛇皮袋里背回家。妈妈用棒槌砸,用簸箕簸,会得到一些不够饱满的籽粒。那时候的农村,以物换物还是一种非常通行的买卖形式,我们就用这些不那么饱满的籽粒换回来喷喷香的油条、沙瓤的西瓜或是鲜美的桃子。现在想来,收获时的辛苦倒已记不清了,但永远忘不了用小麦充当货币给我的童年换来的喜悦。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拾
观赏
宏大
依靠
(2)选择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只填序号。
1)第3自然段写了
A.割麦子、晒麦子、起场
B.晒麦子、轧麦子、起场
C.晒麦子、轧麦子、垛麦垛
D.割麦子、轧麦子、起场
2)第4自然段写了
A.垛麦垛
B.割麦子
C.晒麦子
D.聚拢麦子
3)第7自然段写了
A.聚拢麦子
B.收麦余子
C.垛麦垛
D.扬场
4)“大爷大娘、叔叔婶婶都会过来帮忙。”体现了邻里之间
A.大获丰收
B.友爱互助
C.爱劳动
D.人多力量大
5)《收麦记》体现了我小时候是多么地
A.朴实
B.勤劳
C.快乐
D.好吃组卷:9引用:1难度:0.5
六、习作。(30分)
-
11.题目:他笑了
ㅤㅤ开心快乐,会笑;转悲为喜,会笑。生活中,有很多“笑了”的故事,选一个“他笑了”的故事写下来。注意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