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26 17:30: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
1.化学科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改造物质世界,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28引用:32难度:0.8 -
2.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组卷:451引用:29难度:0.9 -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2难度:0.6 -
4.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都有的图标是( )
组卷:44引用:21难度:0.9 -
5.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9 -
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6 -
7.关于化学反应C+O2
CO2的描述正确的是( )点燃组卷:173引用:4难度:0.6 -
8.某海水淡化系统(如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79引用:55难度:0.6 -
9.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冰壶机器人使用的是质量轻且能提供充足能量的锂电池。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54引用:6难度:0.6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0分)
-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贝壳与盐酸发生的反应及生成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中的其它杂质对实验影响可以忽略不计。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设计实验】实验一:选择药品
分别取等质量颗粒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在如图1的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形成如图2和图3的图像。
(1)根据图11对比分析,曲线
(2)根据图12分析,贝壳与盐酸反应
(3)影响实验测定准确性的原因:一是水蒸气含量增加;二是
实验二:探究性质
将生成的二氧化碳经过除杂后进行以下探究
【初步探究】
如图所示,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10mLCO2和蒸馏水,用胶管连接,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体积不再减少为止。充分混合后,气、液总体积约为12mL。
(4)由实验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
(5)实验中反复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深入探究】
小组同学利用图4装置测量了反应前后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
步骤1:某同学检验了图4装置的气密性,得到图5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2:两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水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打开活塞1和2,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1,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图6。
(6)图6表示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的是曲线
(7)图6中,AB段压强上升的原因是
(8)图7是注入澄清石灰水后最终瓶中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忽略水的挥发,两活塞关闭状态),则下列符合注入水后瓶中情况的是组卷:72引用:2难度:0.5 -
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气体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于是对甲烷(CH4)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
探究一:甲烷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CO2、H2O;
猜想二:CO、H2O;
猜想三:CO2、CO、H2O。
同学们提出相关猜想的依据是
【实验】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假设
装置中所盛药品均足量)
(1)实验中观察到A中固体变成蓝色,B、E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中
(2)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探究二:探究甲烷的组成。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入一段时间甲烷。
③分别称量装置B、C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甲烷,加热装置A,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甲烷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B、C的质量。
【进行实验和现象分析】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装置B(含药品)的质量/g 装置C(含药品)
的质量/g反应前 212.00 191.00 反应后 212.18 191.22
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称量数据如表所示。
【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与拓展】
(5)以下情况会导致计算碳、氢元素质量比偏小的有
a.氧化铜的量偏少
b.氧化铜中有水分
c.无水硫酸铜的量偏少
d.澄清石灰水的量偏少组卷:33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