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9 5: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 1.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组卷:77引用:5难度:0.7
  • 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目前我国对纳米技术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85×109nm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组卷:402引用:6难度:0.8
  •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诗中描绘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组卷:482引用:15难度:0.6
  • 4.对误差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6难度:0.8
  • 5.小雷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18.30cm、18.32cm、18.10cm、18.33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  )

    组卷:27引用:3难度:0.6
  • 6.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频闪相机拍摄所得的小球的运动情形,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其中表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组卷:1213引用:18难度:0.8
  • 7.某校“五四”青年节举行合唱比赛,在乐队的伴奏下,同学们满怀深情地放声高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77引用:13难度:0.8
  • 8.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  )

    组卷:881引用:41难度:0.9
  • 9.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如图所示,湖北出土的一套战国时期的编钟,依大小排列共65件,能演奏古今乐曲、音域宽广。“音域”描述的是声音的(  )

    组卷:97引用:4难度:0.7
  • 10.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用蜡烛作为光源,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7引用:2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共50分)

  • 3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
    A600.76F1000.76
    B600.89G801.02
    C601.02H尼龙801.02
    D800.76I尼龙1001.02
    E1001.02J
    (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cm和横截面积
     
    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两根/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
    理由:
     

    组卷:306引用:15难度:0.3
  • 32.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

    (2)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则蜡烛B应放在玻璃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
    (选填“用眼睛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B”),操作过程中蜡烛B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3)判断像是否为虚像的依据是看像能否用光屏来呈接。写出判断平面镜所成像是否为虚像的做法和观察方法

    组卷:27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