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音与环境》2023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8/29 14:0:9

一、选择题

  •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3难度:0.7
  • 2.在一次综艺节目中,嘉宾和一名聋哑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境。这是利用了(  )

    组卷:409引用:4难度:0.7
  • 3.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扩音器的作用是(  )

    组卷:152引用:4难度:0.8
  • 4.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

    组卷:210引用:7难度:0.7
  •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04引用:16难度:0.5
  • 6.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15引用:10难度:0.7
  • 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03引用:6难度:0.8

三、实验探究题

  • 2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发声的物体在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知:

    组卷:661引用:13难度:0.5

四、综合能力题

  • 2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收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过1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多少?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组卷:82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