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碱液蒸煮制浆法是在蒸煮原料时往浆水中加入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石灰水,成浆效果更佳。其中K2CO3与Ca(OH)2发生的反应属于( )
组卷:31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含硫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组卷:36引用:4难度:0.8 -
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8 -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6.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2Na+2H2O=2NaOH+H2↑,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中。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
-
18.高效灭菌消毒剂ClO2气态时不稳定,受热或光照易分解,浓度过高时甚至会发生爆炸。工业上通常先制成稳定性ClO2溶液贮存,再经酸活化处理后使用。以氯酸盐(NaClO3)、过氧化氢和碳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稳定性ClO2溶液的流程如图:
(1)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O2+2H+=2ClO2↑+O2↑+2H2O。ClO-3
①该反应中H2O2是
②制备时向反应器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2)反应器中的反应温度控制在80℃左右为宜。
①工业上采用的加热方式为
②当温度超过80℃,ClO2的收率(100%)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原因可能是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3)吸收瓶中发生反应2ClO2+=CO2-3+ClO-2+CO2,获得稳定性ClO2溶液。当有1molC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ClO-3
(4)以亚氯酸盐(NaClO2)为原料进行酸化是生产ClO2最简单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5+4H+=4ClO2↑+Cl-+2H2O,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未得到广泛应用。与题干中的氯酸盐法相比,亚氯酸盐酸化法可能存在的缺点是ClO-2组卷:46引用:2难度:0.5 -
19.硫酸铜在水产养殖业中可用于防治多种鱼病,不同鱼类对硫酸铜浓度的适应性不同,在使用时需注意掌控用量。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浓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Ⅰ】实验步骤:
(1)步骤②中检验固体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试剂为
(2)步骤③灼烧时盛放药品的仪器是
(3)步骤④称得固体质量为2.33g,则c(CuSO4)
(4)若步骤①将烧杯中的固液混合物转移入过滤器时未洗涤烧杯,则导致c(CuSO4)的测定值
【方案Ⅱ】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组装实验仪器(夹持装置略去);
②…
③在各仪器中加入相应的试剂;
④调整D、E两管中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
⑤将CuSO4溶液全部滴入A中,反应完全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
⑥待体系恢复至室温,读数并记录。
(5)请补充实验步骤②:
(6)已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mL•mol-1。实验中使用的Zn粉质量为mg,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为VmL,求算Cu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7)方案Ⅱ测得的c(CuSO4)数值比方案Ⅰ大,其原因是组卷:5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