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中考化学质检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小题每题1分,11~20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
1.中华文学源远流长。下列词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153引用:49难度:0.3 -
2.下列物质后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组卷:31引用:4难度:0.9 -
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组卷:239引用:5难度:0.7 -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
5.我们应学会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6.“安全重于泰山”。你建议在实验室酒精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
7.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4难度:0.5 -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9.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0分)
-
27.为研究“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作出假设】Ⅰ.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Ⅱ.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Ⅲ.可能与
【实验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1)实验一:为探究猜想Ⅰ,小红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相同表面积的锌和铁,然后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2)实验二:为探究猜想Ⅱ,小军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对照实验,使等质量且过量的锌片分别与等体积、浓度分别为5%和15%的稀盐酸反应。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
(3)实验三:小军同学用压强传感器替换注射器进行数字化实验,测得两次实验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请你根据该图中信息得出两条合理结论:
【拓展延伸】已知一种金属加入比它活动性弱的两种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液中,先置换出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小敏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溶液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在A点时,溶液里含的金属化合物有组卷:72引用:3难度:0.5 -
28.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们利用海水“晒盐”和“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
(一)海水晒盐
(1)操作②名称是
(2)粗盐中含有MgCl2、Na2SO4、CaCl2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Ⅰ进行除杂。步骤I中加入下列三种溶液的先后顺序为
a.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b.稍过量的BaCl2溶液
c.稍过量的NaOH溶液
(3)在滤液B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二)海水制碱”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侯德榜于1926年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以海水中得到的食盐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以氨气为媒介,其反应原理如下: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联合制碱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阅读】
①通常情况下,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
①关闭K1,先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再打开K1通入CO2。
②待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入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入CO2。
③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将滤出的固体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④将所得固体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即可制得纯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装置中长颈漏斗除了可以随时添加饱和食盐水外,还有
(6)步骤Ⅲ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拓展提升】
(7)“侯氏制碱法”制得的NH4Cl中常会混有少量的NaCl,根据图分析,提纯NH4Cl可采取的方法为
(8)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准确称取10g样品,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7.5g,请计算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组卷:10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