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六中高一(下)入学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1-45题每题1分,46-50题每题2分,共55分)
-
1.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8 -
2.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一种仪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一座丰碑,下面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5.关于细胞中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8 -
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7.在2020年12月的国际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CASP)上,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能系统,基于氨基酸序列,精确地预测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其准确性可以与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学等实验技术解析的空间结构相媲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7难度:0.7 -
8.下列有关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1难度:0.8 -
9.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10.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13难度:0.9 -
11.下列关于人体内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12.下列关于细胞中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13.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图示表示微观物质的结构,图中1~3分别表示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三种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5难度:0.8 -
14.为验证“K+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盐”,某同学将大豆幼苗放在相应的营养液中进行培养。下列与实验设计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8 -
15.农科院研究员将一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戊 施肥情况 尿素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氨铵 硫酸铵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组卷:21引用:14难度:0.7 -
16.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在细胞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②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③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
④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C3还原成(CH2O);
⑤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17.多细胞生物体内,各细胞间能保持功能的协调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密切有关。下列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18.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
二、填空题(共45分)
-
53.绿萝,俗称“绿色净化器”,将其放在室内既可以美化房子,也可以帮助消除室内的甲醛。图1是绿萝叶肉细胞内发生的某生理反应示意图,图2是探究光照对绿萝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
(1)在绿萝的叶肉细胞中,图1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为
(2)据图2分析,b点时绿萝叶肉细胞中净光合速率
(3)据图2分析可知,组卷:8引用:2难度:0.7 -
54.以下是一个测定某植物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实验:说明:若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液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反之蓝色液滴将上浮;若a管溶液浓度不变,蓝色液滴将均匀扩散。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示意图 ①在每组试管中注入等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
②在每组的a试管中加入等量叶圆片和少量亚甲基蓝晶粒(对溶液浓度影响可忽略不计),并定时轻摇
③从每组a中吸取1小滴蓝色液滴,小心放入对应试管b的溶液中部,观察蓝色液滴沉浮情况并记录组别 a1、b1 a2、b2 a3、b3 a4、b4 a5、b5 a6、b6 蔗糖溶液浓度 0.0125M 0.025M 0.05M 0.1M 0.2M 0.4M 蓝色液滴沉浮情况 下沉 微下沉 均匀扩散 微上浮 上浮 明显上浮
(2)本实验的结论是:
(3)本实验不同组别间的自变量是
(4)若在某组a试管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则在第③步操作中,将发现蓝色液滴
(5)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若发现在所有的组别中蓝色液滴都上浮,则实验应该如何改进?组卷: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