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舟山市临城区域九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11/11 8:30:2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 1.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8引用:2难度:0.5
  • 2.为了比较脂肪、糖类和蛋白质所含能量的多少,小明用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中无需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3.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4.某些科学知识用数轴表示更加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5.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广口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5
  •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7.为了获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证据,可以采用(  )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8.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向上运动t1、t2时间(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的图线①、②分别表示这两次运动情况。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拉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1难度:0.5
  • 9.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如“给遥控器换上两节新的普通干电池”其隐含条件是“电源电压为3V”。下列对隐含条件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10.物体A在大小为2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的自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3引用:2难度:0.5
  • 11.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寻找小动脉最简便而准确的方法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30、33题每小题7分,第31、34题每小题7分,第32、35题每小题7分,共50分)

  • 34.新冠肺炎传染性强,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窒息导致死亡。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
    (1)进行新冠肺炎手术治疗中,可能会出现肺部出血,需要输血,输血前需要做好各项检查,化验病人血型。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早认识也是最为重要的血型系统。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的ABO 血型系统,左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测,O型血的模型图是
     


    (2)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属于代谢的
     
    作用(选填“同化”或“异化”)。如果病毒侵害肺部严重损害肺功能时,人体呼吸衰竭吸收不了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人体某些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写出此时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3)因为防疫的需要,很多地方常用如图甲所示的伸缩隔离柱分流人群。圆盘形底座质量分布均匀,直径32cm,正中有一立柱杆身,顶端伸缩头中有可收缩的布带,内部有弹性装置固定,松手后布带会自动收回伸缩头中。其模型结构如图乙,A为伸缩头固定装置,B为杆身和底座连接处(杆身直径、布带宽度、底座厚度均不计,除底座外其余部件的质量都不计),AB长80cm,底座标配质量为6.5kg。
    ①图甲中布带向右拉出时,可将隔离柱整体看作一根杠杆,在图乙中画出隔离柱受到拉力的力臂L。
    ②在使用“标配底座”时,布带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少?(g取10N/kg)

    组卷:14引用:1难度:0.6
  • 35.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请说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形式发生的转化。
     

    (2)“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反应、分离”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除了CaO+H2O=Ca(OH)2,还会发生另外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A,通过这两个反应可以让NaOH循环利用起来。
    ②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20年9月25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通过了评估,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让碳减排真正有利可图。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CO2+3H2
    催化剂
    CH3OH+H2O。试计算生产4.8吨甲醇,可回收空气中的CO2多少吨?
    (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某小区路灯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蓄电池作电源,已知蓄电池电压为12V、容量为24A•h(安•小时)。若路灯的规格为“12V、24W”,充满电的蓄电池可供路灯连续工作多少小时?

    组卷: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