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TOP二十所名校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2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纯正的文学趣味,淳厚的思想情感,以及对语言文字精益求精的精神从何而来?依朱光潜看,这些固然要有“性之所近”的资禀或曰天赋做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对人生阅历和人格境界的修养与提升。
朱光潜认为,一个人纵然生来就有文学的禀赋,那也只是潜能,如果不下功夫对其爱好加以培育,他必定是苗而不秀,华而不实,潜能难以变成现实,更难以出类拔萃。天赋卓越,加上勤奋钻研,才能取得伟大成就。在朱光潜看来,文学家需要修炼的方面包罗极广,举其要者,约有三端。
首先是人品境界。总体而言,言为心声和文如其人,是文学史昭示的千古不易的大规律。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淡泊高远、李白的豪迈恣肆,杜甫的沉郁顿挫,都清晰地体现在他们的作品里。他们彪炳史册,就在于他们的一篇一什不仅是一时兴会偶然感发的成就,更是他们整个人格的表现。文学家的人格境界,影响写作动机、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创作全过程。他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境界,以真挚的性情和高远的胸襟洞悉世间万象,才能修辞立其诚,并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这样才能创作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其次是学识境界。文学不单是作者人格的表现,也是人生世相的反映。培养人格是一套功夫,对人生世相的了解是另一套功夫。这就要多读经典,多深入体察生活。朱光潜认为学文艺“有如金字塔,要铺下一个很宽广笨重的基础,才可以逐渐砌成一个尖顶出来”。通过多读书和多体验生活,储知蓄理,扩大眼界,拓展胸襟,对世道人心的审视和把握才能愈加精当深刻,写出的作品才能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次是审美境界。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除了要在结构布局、形象塑造和语言应用等方面匠心独运外,很重要一点是作者本身要有较高的艺术审美眼光。只有先“眼高”,才能“手高”。眼高说起来容易,实际上颇难做到。朱光潜指出,洪迈的《容斋随笔》里载录一首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如果认为这是好诗,就是审美的误判。此诗固然点出了期盼之事如愿以偿的喜悦之情,但四句各言一境,随意拼盘,既不能形成完整形象,也缺少具体情境描写,见不出诗人的真情实感,不过是以韵语的形式叙述某种看法而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写诗人在离乱中忽闻战乱结束准备返乡,不仅整个具体情境活跃如在目前,而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激荡人心。同样是表现欣喜情感的诗篇,前者最多算打油诗,后者才是千古绝唱的佳作。
文学的趣味和境界,包含作品、作家的趣味和境界,两者相得益彰。由于作品为作家所创造,提升作家创作主体的趣味和境界,自是重中之重。恰如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所言:“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摘编自钱念孙《朱光潜:提升文学的趣味和境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认为纯正的文学趣味,淳厚的思想情感源自对人生阅历和人格境界的修养与提升。
B.屈原、陶潜、李白、杜甫能够彪炳史册,与其在作品中吐露心声、表现人格有很大关系。
C.多读书、多体验生活是把握人生世相的重要途径,好的作品能深刻审视世道人心。
D.要想提升文学的趣味和境界,先要提升作家的趣味和境界,进而提升作品的趣味和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采用设问的方式,自然引出论题,强调了人生阅历和人格境界的修养与提升的重要性。
B.文章从“人品境界”“学识境界”“审美境界”三个角度,阐述了文学家需要修炼的方方面面。
C.文章从形象,情境等方面对比洪迈与杜甫的诗,强调了艺术审美眼光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
D.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生动,让文章内容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光潜认为,天赋卓越和勤奋钻研是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条件,光有天赋而不勤奋钻研,不去挖掘潜能,很难出类拔萃。
B.文学家的人格境界能够影响创作全过程,要想创作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必须提升自己的品格境界。
C.文学作品能够反映作者的艺术审美眼光,创作文学作品时,结构布局、形象塑造和语言应用等方面都需要作者费心思。
D.朱光潜认为,完整形象,具体情境描写,诗人的真情实感是评价一首诗是不是好诗的标准,至于押韵与否并不重要。组卷:1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摘编自《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中国青年报》2021年11月23日) 材料二:
“社交恐惧症”原是医学疾病术语,指因惧怕在社交活动中出现窘态而产生明显的焦虑、紧张和自主神经症状,属于恐惧症中的一种亚型。其实,“社恐症”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仅为1.5%。生活中常见的“社恐”,多数情况下指的并非所谓“社恐症”,而是人们借“社交恐惧”形容自己在与陌生人相处时的紧张,尴尬、焦虑,说不出话甚至逃之夭夭的身心状态。
究其原因,之所以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社恐”情绪,很多时候是人们害怕自己处于“社交失败”的境地。害怕说错话、办傻事,丢面子、出洋相,害怕成为人群中的“小透明”,害怕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喜爱,害怕自己内心预想的“完美人设”落空。当不得不面对社交场合时,索性直接选择逃避社交,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
对于大多数轻度“社恐”来说,最好的医生也许就是你自己。首先要正确评价自己,积极调整心态,勇敢进行尝试,必要时进行一些沟通交往的技巧练习,学会与内心“完美人格”和解。有时,主动与路过的同学打个招呼,聚会上与陌生人展开一次对话,工作场合用心准备一场发言,一个勇敢的小改变,也许就会为接下来的人生带来大不同。但如果这类症状持续6个月之上,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则需要向专业心理医生求助,尝试真正的社交恐惧症疗法。
其实,很多所谓“社恐”在网络上都谈道,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安全,但也颇为孤独,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与他人结交朋友,甚至进一步发展亲密关系,关键就是要迈出告别“社交恐惧”的重要一步。动起来,以更真实的自我和他人进行交流,“社交超能力”离我们并不远。
(摘编自张云《动起来,“社交超能力”离我们并不远》,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9日) 材料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袁红梅教授已从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近20年。在她印象中,相较于以前学生大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冲突、被孤立、歧视等寻求心理咨询,如今很多学生求助于她,则是因为孤独。
“有些线上社交看起来很热闹,每天都安排得很满、互动很及时,而实际上这种忙碌填补不了空虚。有很多学生对我说,其实这种交流一旦停止下来,内心的孤独感反而更强烈。”袁红梅说。
“线上交往是现实交往的延伸和补充,它不能完全代替现实交往。刻意回避现实社交,是不完整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当下,线上交往的优势和必要性愈加凸显,为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袁红梅团队一直坚持开展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但在她看来,“线上咨询”只是一个过渡空间,“我更鼓励学生走出网络社群,更多地从线上走向线下,在现实中多交流多互动”。
(摘编自刘华东、王即心泓《逃避社交的你,真的“社恐”吗?》,《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9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中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的占80.22%,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的占6.90%,数据令人担忧。
B.“社交恐惧症”原是医学疾病术语,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较低,生活中,人们常常借“社交恐惧”形容自己与陌生人相处时的身心状态。
C.大多数轻度“社恐”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如果勇敢进行尝试,与他人沟通交往,一定能给接下来的人生带来大的改变。
D.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往往会因为孤独进行心理咨询,这与以往大学生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冲突,被孤立、歧视等寻求心理咨询有所差别。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受访者认为人们说自己“社恐”是觉得好玩而自我调侃,但有人确实因为内向而有“社交恐惧”,还有一些“社恐”很严重。
B.很多时候,人们害怕自己处于“社交失败”的境地是产生“社恐”情绪的原因,人们直接选择逃避社交,来避免说错话,办傻事等问题。
C.“社恐”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虽安全,但也孤独,如果从网络空间走出来,以更真实的自我和他人进行交流,就会练就“社交超能力”。
D.袁红梅老师认为,线上线下的心理咨询服务都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线上咨询比线下咨询更有优势和必要性。
(3)小华是一个“社恐症”患者,想要改变自己“社恐”的现状,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为他提出三条建议。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良心
欧•亨利“我始终没能使我的搭档安岱•塔克就范,让他遵守纯诈骗的职业道德。”杰甫•彼得斯有一天对我说。
“安岱太富于想象力了,以致不可能诚实。他老是想出许多不正当而又巧妙的敛钱的办法,那些办法甚至在铁路运费回佣制的章程里都不便列入。”
“至于我自己呢,我一向不愿意拿了人家的钱而不给人家一点东西——比如说包金的首饰、花籽、腰痛药水、股票证券、擦炉粉,或者砸破人家的脑袋;人家花了钱,总得收回一些代价。”
“为了对我明哲保身和堂堂正正的观点作些让步,他提出,只要我积极参加我们可能采取的任何非法买卖,他就保证受害者花了钱能得到触觉,视觉,味觉和嗅觉所能感知的真实的东西,让我良心上也说得过去。他作过这种保证之后,我情绪好了些,便轻松愉快地参加了骗局。”
“一晚,安盛没有回旅馆吃饭。十一点钟光景,他来到我的房间。”
“‘找到一个啦,杰甫’。他说,‘身价一千二百万。拥有油田、轧钢厂、房地产和天然煤气。他人不坏,没有一点架子。最近五年发了财。如今他聘请了好几位教授,替他补习文学、艺术、服饰打扮之类的玩意儿。’”
“‘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刚同一个钢铁公司的老板打赌,结果赢了一万元。在场的人都跟着他去酒吧,由他请客喝酒。他对我特别有好感,请我吃饭。’”
“‘接着,他带我去看看他在自由街的单身公寓。他对我说公寓布置花了一万八千元,我相信这是实话。’”
“一间屋子里收藏着价值四万元的油画,另一间收藏着两万元的古董古玩。他姓斯卡德,四十五岁,正在学钢琴。他的油井每天出一万五千桶原油。’”
“‘然后他给我看一件小雕刻,’安岱接着说,‘谁都看得出那是件珍品。他说那是大约两千年前的文物,是用整块象牙雕刻出来的一朵莲花,莲花中间有一个女人的脸。斯卡德查阅了目录,考证一番。那是纪元前埃及一位名叫卡夫拉的雕刻匠做了两个献给拉姆泽斯二世①的。另一个找不到了。旧货和古玩商在欧洲各地都找遍了,但是缺货。现在这件是斯卡德花了两千块钱买来的。’”
“‘哦,够啦,’我说,‘在我听来,这些话简直像小河流水一般毫无意义。我原以为我们来这儿是让那些百万富翁开开眼界,不是向他们领教艺术知识的。’”
“‘忍耐些。’安岱和气地说,‘要不了多久,我们也许能钻到空子。’”
“第二天,安岱在外面待了一上午,中午才回来。他刚回旅馆便把我叫进他的房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鹅蛋一般大小、圆圆的包裹,解了开来。里面是一件象牙雕刻,同他讲给我听的百万富翁的那件收藏品一模一样。”
“‘我刚才在一家旧货典当铺里,’安岱说,‘看见这东西压在一大堆古剑和旧货下面。当铺老板说,这东西在他店里已有好几年了,大概是住在河下游的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或者什么外国人押当后到期未赎,成了死当。’”
“‘杰甫,’安岱接着说,‘这同斯卡德的雕刻正是一对,一模一样。他准会把它收买下来,像吃饭时围上餐巾一般快。说不定这正是那个老吉卜赛刻的另一个真货呢!’”
“‘确实如此。’我说,‘现在我们怎么挤他一下,让他自觉自愿地来买呢?’”
“安岱早就拟好了计划,我来谈谈我们是怎样执行的。”
“我戴上一副蓝眼镜,穿上黑色大礼服,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就成了皮克尔曼教授。我到另一家旅馆租了房间,发一个电报给斯卡德,请他立即来面谈有关艺术的事。不出一小时,他赶到旅馆,乘上电梯,来到我的房间。”
“‘嗨,教授!’他嚷道,生意可好?’”
我把头发揉得更蓬乱一些,从蓝镜片后面瞪他一眼。
“‘先生,’我说,‘你是宾夕法尼亚州匹茨堡的科尼利厄斯•蒂•斯卡德吗?’”
“‘是的。’他说,‘出去喝杯酒吧。’”
“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胃口,’我说,‘我可不做这种有害有毒的消遣。我从纽约来同你谈谈有关生——有关艺术的事情。’”
“‘我听说你有一个拉姆泽斯二世时代的埃及象牙雕刻,那是一朵莲花里的伊西斯皇后的头像。这样的雕刻全世界只有两件。其中一件已失踪多年。最近我在维也纳一家当——一家不著名的博物馆里发现了它,买了下来。我想买你收藏的那件。开个价吧。’”
“‘嗨,老天爷,教授!’斯卡德说,‘你发现了另一件吗?你要买我的?不。我想科尼利厄斯•蒂•斯卡德收藏的东西是不会出卖的。你那件雕刻带来了没有,教授?’”
“‘我拿出来给斯卡德。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
“‘正是这玩意儿。’他说。‘和我那件一模一样,每一根线条都丝毫不差。我把我的打算告诉你。他说,我不会卖的,但是我要买。我出两千五百块钱买你的。’”
“‘你不卖,我卖。’我说,‘请给大票子。我不喜欢啰唆。我今晚就得回纽约。明天我还要在水族馆讲课。’”
“斯卡德开了张支票,由旅馆付了现款。他带着那件古董走了,我根据约定,赶紧回到安岱的旅馆。”
“安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不时看看表。”
“‘怎么样?’他问道。”
“‘两千五百块,’我说,‘现款。’”
“‘还有十一分钟,’安岱说,‘我们得赶巴尔的摩-俄亥俄线的西行火车。快去拿你的行李。’”
“‘何必这么急?’我说,‘这桩买卖很规矩。即使是赝品,他也要过一段时候才会发现。何况他好像认为那是真东西。’”
“‘是真的。’安岱说,‘就是他自己家里的那件。昨天我在他家里看古董时,他到外面去了一会儿,我顺手牵羊地拿了回来。喂,你赶快去拿手提箱吧。’”
“‘可是,’我说,‘你不是说在当铺里另外找到一个——’
“‘噢,’安岱说,‘那是为了尊重你的艺术良心。快走吧。’”
(有删改)【注】①拉姆泽斯二世:公元前1292—前1225年在位的埃及法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语言富有讽刺意味,如“职业道德”“明哲保身和堂堂正正的观点”等词一本正经地用在两个骗子身上,写出了杰甫的道貌岸然。
B.象牙小雕刻是小说中的重要物象,既是斯卡德的收藏品,也是安岱和杰甫行骗的工具,在情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小说中用“一副蓝眼镜”“黑色大礼服”“头发揉得乱蓬蓬的”这些外貌描写刻画杰甫装扮成的皮克尔曼,符合那一时代教授的特征。
D.小说靠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如“我”与斯卡德的对话中,“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胃口”写出了“我”的清高与不合群。
(2)作者为什么以杰甫的口吻讲述故事?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欧•亨利的小说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请你找出小说中对出乎意料结尾的三处暗示。组卷:8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3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少人会选择在凉爽的金秋时节进行登山、骑行、越野跑、露营、钓鱼等户外运动,对此,专家提醒,进行户外运动前,首先应先自我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①_____。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肌肉张力下降、关节老化等,老年人计划去户外运动,更应该从健康的角度考虑自己是不是不具备外出的条件。其次,②_____,外界环境将影响人们的身体反应。高血压或冠心病的患者,就不适合前往较寒冷的深山密林中,这可能导致相关疾病的突发。再其次,户外运动时,包中应常备几种药品。患有基础病的人群,出发前记得带上相应的药物,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哮喘、慢阻肺等患者都应特别注意。在户外,可能经常会遇到皮肤外伤的情况,创可贴酒精棉等消毒药物是必备的。在露营或野餐中,户外各种各样的花粉或植物很可能会引起过敏,因此,抗过敏药物应放于包中。
此外,③_____。户外活动前,充分热身能有效地预防运动后关节和腰腿疼痛。运动结束后,应及时和充分休息,听听舒缓的音乐,做做肢体拉伸动作,对于修复肌肉疼痛、缓解关节肿胀,舒张血管等都具有良好的帮助。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1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实现天地往返;
2003年,中国人第一次飞出地球;
2008年,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
2016年,航天员在太空驻留33天;
2021年,航天员首次进入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2022年,航天员在太空生活长达半年;
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之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由中国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凝结而成,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载人航天精神。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致敬中国航天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