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高考生物三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研究表明,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能识别靶细胞膜上特定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并与之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再通过胞吞等途径进入宿主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123引用:2难度:0.6
  • 2.下列四个实验中有关酒精的作用,组合顺序正确的是(  )
    实验:Ⅰ.探究叶绿体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实验
    Ⅱ.脂肪的鉴定实验
    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
    Ⅳ.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作用:
    ①脱色剂
    ②漂洗剂
    ③解离剂
    ④提取剂
    ⑤消毒剂
    ⑥燃烧剂

    组卷:20引用:1难度:0.7
  • 3.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毒素诱导α-淀粉酶在糊粉层细胞中合成,然后转移到胚乳中将淀粉水解成可溶性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4.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研究表明当机体温度达到高热(38.5℃)及以上水平时,可以激活细胞迁移相关信号通路,从而促进T细胞迁移到淋巴结和炎症部位。下列有关发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6

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 11.脂肪酶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某科研小组想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分泌脂肪酶的高产菌株。请回答:
    (1)筛选菌株:为了筛选分泌脂肪酶的菌株,培养基中应以
     
    为碳源,然后用
     
    试剂染色,洗去浮色后观察被染成红色的培养基菌落边缘是否出现透明圈。
    (2)诱变处理:将筛选得到的菌株用
     
    方法接种在培养基中,使菌液分布均匀,然后分为两组,甲组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乙组不作处理,菌落形成后染色,比较两组菌落周围透明圈的大小。预期结果:甲组中绝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乙组相同,则说明诱变具有
     
    性;极少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与乙组相比变大或变小,则又说明诱变具有
     
    性。
    (3)分离纯化:从诱变组培养基中筛选菌落周围
     
    的菌落,再进行分离、纯化。
    (4)产前实验:为了便于实际生产需换用其他碳源培养,现该小组已确定了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源和氮源,想再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若已知酶活性在碳源浓度1.0%>0.6%>0.4%,氮源浓度1.0%>1.2%>1.4%,请你设计方案通过测定酶活性来确定最佳浓度组合(注:只写浓度组合方案即可)。
    方案是:
     

    组卷:15引用:2难度:0.6

四.[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 12.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如图为针对某种RNA病毒抗原(S蛋白)研制DNA疫苗和RNA疫苗的思路:

    (1)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过程①所需酶具有的特点是
     
    ,欲选择性扩增出S基因的DNA,前提是利用S基因设计出特异性的
     

    (2)过程②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B,其S基因应插入载体的
     
    之间;要检测⑥是否表达出S蛋白,可用
     
    法。
    (3)过程③④是制备RNA疫苗的过程,该疫苗注射到人体后会与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表达出S蛋白,这说明了生物界
     

    (4)与注入灭活的或减毒的病毒抗原相比,核酸疫苗的突出特点是图中过程
     
    (填序号)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的。由此推测核酸疫苗一次接种即可获得长期免疫力,无需反复多次加强免疫的原因是
     

    组卷:47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