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崇化中学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33分)

  •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组成的网络文艺取得的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被逐步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网络文艺创作不能脱离时代文化语境,而必须立足_______的时代潮流,描摹时代画卷。要在注重流量和粉丝经济的同时,脚踏实地去感受_______的伟大变革,为人民创作有温度、有情怀的文艺作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就是要引领时代文化风向。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气派、传播中国文化,成为当代文艺引领时代文化风向的使命与担当。但客观而言,与_______全球的好莱坞电影、韩剧、日本动漫等成功的文化输出相比,中国网络文学扬帆出海的历程和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对外传播的文化影响力也还不够。未来网络文学若要持续引领文化风向,要在世界文学舞台呈现连接网络空间共同体的目标,除了不断加强原创品质的提升,还应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_______时代精神,使中国网络文学真正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力载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日千里 气势磅礴 席卷 反应
    B.日新月异 波澜壮阔 席卷 反映
    C.日新月异 气势磅礴 包罗 反映
    D.一日千里 波澜壮阔 包罗 反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组成的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被逐步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B.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组成的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被逐步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C.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在内的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被逐步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
    D.由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组成的网络文艺取得的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并被逐步纳入国家顶层设计和文化发展战略。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不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孝廉”,在汉魏时期都是指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B.“左迁”是贬官的委婉说法,单用“迁”字则表示官职调动,如“再迁为太史令”“顷襄王怒而迁之”里均是。
    C.《项脊轩志》中“先大母”“先妣”中的“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妣”则指母亲。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东宫”则是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组卷:42引用:2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直播带货”成为中国独特的消费盛景,也成为外媒争相关注的热点。
    “‘直播带货’在中国有着高达万亿元的市场。”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在中国,作为应对疫情的一种方式,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人员对直播的使用皆出现了快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5.26亿人,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9160亿元,约占国内网络零售规模的8.7%。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疫情期间,中国的直播行业已经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平台。随着“直播带货”消费模式的兴起,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并且加快了实体商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报道称赞“直播带货是中国人在困境中的创新之举,是他们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美联社报道称,电商直播在中国的流行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们可以考虑把电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方式。
    (摘编自贾平凡《“直播带货”助力中国经济复苏》2020年6月)材料二: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线上新型销售模式,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商品价格。当前,疫情对各消费行业冲击的时间跨度很难准确预测,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也逐步发生改变。有鉴于此,越来越多网络平台正积极布局直播、社群营销等线上新零售。参与主体越来越多,供应链也变得日益完善,在专业的组货、仓储管理、配送团队配合下,消费者最快一天就能收到货。
          直播带货异军突起,不仅让网络平台找到了新赛道,也为各类企业提供了新舞台。疫情之下,直播甚至成为一些行业启动复工的钥匙。众多房企项目都在直播间开展“云卖房”,一些购物中心的手表、珠宝、服饰、化妆品商家都开通了直播间,有的商家销量因此飙升数倍。一些地方政府正着手推动直播电商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

    (摘编自樊大或《让直播带货成为经济转型新突破》和中商情报网)
    材料三:
          从本质上说,“直播经济”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让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有着更高的信任度;而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又给消费者带来了更便捷、新鲜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特性更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比如,一些主播在“选品”时,只对产品“好不好卖”进行预判,却对产品质量疏于把关,甚至为博人眼球、提升销量,夸张表达、使用“极限广告词”等引导消费者冲动消费;一些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不完善,一旦产生消费纠纷,后期退换货就难以保障;一些商家在售卖伪劣商品后,即采取下架商品、拉黑用户等手段,导致购买者陷入维权困境……如此种种,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伤害的是直播经济的未来。
          直播带货,借助的形式是直播,但最终交易的仍然是产品。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买它”的关键。从主播、商家筑牢诚信基石,在产品质量、服务上严格把关,杜绝问题商品进入直播清单,到平台加强对经营者及主播的规范引导,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再到相关部门加强对网上“带货”行为的监管,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直播带货在“阳光大道”上越走越远,让消费者在安全放心的环境中提升消费体验。
          作为被无数人看好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取决于其创新力,更取决于其发展走向。在经历“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后,如今直播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从人社部拟增设“直播销售员”新职业,将之纳入统一管理,促使其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到浙江推动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直播电商进行监管,助推解决电商交易的诚信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努力汇聚在一起,直播经济的发展前景才能真正令人可期、更加广阔。
    (摘编自张凡《直播带货要筑牢诚信基石》2020年6月)(1)下列对直播带货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0年,中国的直播带货异军突起,市场广阔,国内在线直播的用户规模预计将增至5.26亿人,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近一万亿元。
    B.疫情期间,直播带货能够助力经济复苏,英国和日本媒体都认为,这一困境中的创新之举让中国市场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生命力。
    C.直播带货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商品价格,因为这种线上新型销售模式,绕过了经销商等传统中间渠道,实现了商品和消费者直接对接。
    D.直播带货本身是网络平台一条新的发展渠道,同时它还能够带动各类商家企业、购物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等经济实体实现新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直播带货快速发展,这既为中国经济复兴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体现出经济发展新趋势,完成了由实体商业向数字化的转型。
    B.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消费者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使得网络平台积极布局直播、社群营销等线上新零售,参与主体增多,供应链也更加完善。
    C.直播带货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网络平台、主播、商家和监管部门的协同发力,作为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根本上,直播带货还是要以诚信为基础。
    D.直播带货是真正的“风口”还是“一阵风”?人们需要在直播带货表面热闹之下进行冷思考,这更加有利于推动直播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电商直播在中国的流行或许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美国和欧洲的零售商们已经考虑把电商直播作为新的销售方式。
    B.中国企业直播服务领域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显示,从2019年到2024年直播服务领域市场规模增长幅度逐年增大。
    C.直播带货的平台和主播都应该对消费者负责,主播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平台完善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有助于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D.主播个人的影响力、感染力,决定着消费者对其推荐的产品的信任度;及时性、互动性等消费场景虽然容易吸引用户,但也更容易藏匿问题。

    组卷:16引用:5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永明十一年五月,魏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使太常卿王谌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奕叶重光,帝有中土;令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声曰:“卜辞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曰:“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令乃虎变!”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六月,丙戌,命作河桥,欲以济师。
          (九月)戊辰,魏主济河;庚午,至洛阳。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丁丑,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颡于马前。帝曰:“庙算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竞何之也!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曰:“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南安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
    (《资治通鉴》138卷)(注解)①革,革卦,变卦是万物运转的规律。②虎变:如虎身上的花纹斑斓多变,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③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太常卿王谌 筮:占卜
    B.卒一万 弊:疲惫
    C.夫亦何 伤:伤害
    D.谓之曰 逆:迎接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魏主平城地寒 申之孝悌之义
    B.顺乎天应乎人 臣诚恐见欺于王负赵
    C.朕欲此迁宅中原 不如而善遇之
    D.今当更与卿论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3)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魏主迁都洛阳决心和策略的一组是
     

    A.①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 ②乃议大举伐齐,欲以协众
    B.①群臣莫敢言 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
    C.①各言其志,夫亦何伤 ②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
    D.①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 ②使太常卿王谌筮之
    (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B.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C.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D.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王足智多谋,煞费苦心。为了迁都洛阳,他先让太常卿占卜,为军事行动造势;再率众离开故都平城来到洛阳,后来甚至实施斧钺之刑来镇压群臣。
    B.尚书李冲等人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天下人都不愿意,此举只是孝文帝独断专行,但不知道该说什么来阻止,只有以死相劝。
    C.孝文帝恩威并济,循循善诱。一方面,在朝堂上疾言厉色斥责任城王拓跋澄,另一方面他又私下里推心置腹讲道理进行安抚,终于获得任城王拓跋澄的理解与支持。
    D.本文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位锐意改革、深谋远虑的君王形象。在同群臣的争辩中,也体现了魏主富有心计、善用谋略的特点。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澄曰:“陛下欲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所以兴隆也。”
    ②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7)孝文帝为什么迁都?采用的方法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述。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8.下面文段有三处语病,请找出两处,指出其序号,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我国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②对“文化地标”的维护管理、施工建设和决策定位等提出了明确要求。③为避免滥建现象不再发生,④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大型雕塑建设的管理力度,⑤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履行建设审批。

    组卷:39引用:4难度:0.7

五、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底气”,指源于某种因素而产生的信心。苏武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能够大义凛然,威式不屈,是有底气的;梁启超在演讲时说自己“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种谦虚中的自负,是有底气的;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种胸怀气魄,也是有底气……一个人的“底气”,来源有很多。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当代青年人的“底气”。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组卷:47引用:1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