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新版必修2《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2.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我国不同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不尽相同,体现了区域的(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如图为我国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目前治理乙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包括(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4.大数据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超清洁的行业之一,但高能耗(主要是机房冷却)是数据中心产业向大型化、高密化、绿色化和自动化演进的一大障碍。截至2016年底,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5.6万个,总面积约为1650万平方米,其中以贵州贵阳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深受垂青,三大运营商、BAT、苹果、华为纷纷入驻。阅读材料,回答4~6题。
大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5.大数据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超清洁的行业之一,但高能耗(主要是机房冷却)是数据中心产业向大型化、高密化、绿色化和自动化演进的一大障碍。截至2016年底,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5.6万个,总面积约为1650万平方米,其中以贵州贵阳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深受垂青,三大运营商、BAT、苹果、华为纷纷入驻。阅读材料,回答4~6题。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贵阳建成我国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二、综合题.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区域海拔为1500-2067m,面积为20029公顷。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森林茂密、鸟兽繁多。由于大规模开垦,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出现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现象。自1962年起,我国开始在这里建设塞罕坝林场。目前塞罕坝地区是河北省高寒地带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近50多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共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把当地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目前的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如图1为塞罕坝林场地理位置简图,图2为塞罕坝林场某风电场景观图。
(1)说明塞罕坝地区成为生物多样性富集中心的主要原因。
(2)简述塞罕坝林场的主要生态意义。
(3)分析塞罕坝地区发展风力发电的自然优势。
(4)除风力发电外,试列举一个塞罕坝地区适宜发展的绿色产业,说明其理由。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地形单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最长的河流不足16千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为此,从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加冷河等天然河道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但随着时代发展,混凝土河道已不能满足社会基础设施功能的需求。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如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加冷河修复前后景观。
(1)分析新加坡城市化进程加快与洪涝灾害频发的关系。
(2)说明将加冷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
(3)说明将加冷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的积极影响。
(4)推测加冷河生态修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