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110多万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取材于习近平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艺术性地呈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最终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宁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还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是绝对的穷山僻壤。20世纪90年代的西海固生活有多难,《山海情》一开篇就进行了真切呈现。画面中,西北农村真实的年代感、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域风情、坚韧炽烈的当地民风和挣扎求生的民生之艰让人身临其境。村民偷吃了扶贫项目的珍珠鸡种鸡,移民们从玉泉营平原逃跑,扶贫干部在火车上遭遇扒窃,种植蘑菇价格低到“菇贱伤农”……从引水困难、交通不便的基础设施问题,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心理因素,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压力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形形色色的麻烦在《山海情》中依次上演,而这些问题也正是真实扶贫工作中的难处。通过生活化表达,《山海情》寻觅到了脱贫攻坚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剧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摹写方式。
《山海情》展现的闽宁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转移就业、发展教育、生态补偿等脱贫手段,是中国几十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和代表。小小闽宁镇,浓缩的是中国伟大脱贫事业的经验。《山海情》通过桩桩件件融汇在生活中的扶贫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取材于韩浩月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三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签的夙愿,如今得以实现。
西海固原来的贫困带有显著的社会特征和广义特征,所以,脱贫后的巩固拓展,要强调扶志和扶智,脱贫后的扶志和扶智已不只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物质条件匮乏的问题,而是要追求农民发展。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扶志和扶智,不只是知识和文化的简单堆积和表面普及,改善环境条件、掌握自立技能、提高自尊水平、克服消极观念、升华情感体验、获取思想认知、享受精神境界、优化社会评价等等是更有效的扶志和扶智。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社会对三农认识和理解上的重大转变。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总要求,这个过程非常清晰地告诉人们:三农不只是三农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三农不该再是问题,而应是事业。
所以,西海固的脱贫要强调:脱掉的不只是“衣食不保”的那层“贫”,更要脱掉“心穷志短”的那种“贫”。要脱掉“心贫”,扶志和扶智很重要。谁目睹过西海固的昔日容颜,谁见证过西海固的今日巨变,谁就会自然而然与当地人一样产生一种共识:在西海固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实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扶志和扶智为主的扶心努力,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取材于罗进贵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B.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收入提高显著,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C.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加快,贫困家庭孩子的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贫困地区开通了铁路,并全部实现了农网供电和大电网通动力电。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电视剧《山海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片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人们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的故事。
B.村民偷窃、移民逃跑的情节,体现了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
C.该片证明了主旋律影视剧只有通过生活化表达,才能更接地气。
D.闽宁镇采用了多种脱贫手段,浓缩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
(3)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完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艰巨的任务。
B.提供物质条件支持,追求农民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海固脱贫后要面临的课题。
C.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向,体现了全社会对三农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
D.无论扶志还是扶智,都是扶心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帮助当地人们摆脱“心贫”。
(4)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多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呈现,说明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
B.材料二中“干沙滩”与“金沙滩”的对比,体现了西海固由不宜居住的穷山僻壤到寸土寸金的巨变。
C.材料二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扶贫故事,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D.材料三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抑西海固脱贫前的“苦瘠甲天下”,后扬当地脱贫后的乡村振兴。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述我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组卷:20引用:3难度:0.6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综字伟则,汝南固始人也。少孤,母将避难江东。孙策领会稽太守,综年十四,留吴与孙权共读书。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刘备下白帝,权以见兵少,使综料诸县,得六千人。吴将晋宗叛归魏,魏以宗为蕲春太守,去江数百里,数为寇害。权使综与贺齐轻行掩袭,生虏得宗,加建武中郎将。
黄武八年夏,黄龙见夏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
蜀闻权践阼,遣使重申前好。综为盟文,文义甚美,语在《权传》。
权下都建业,详、综并为侍中,进封乡侯,兼左右领军。时魏降人或云魏都督河北振威将军吴质,颇见猜疑,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此文既流行,而质已入为侍中矣。
二年,青州人隐蕃归吴,上书曰:“臣闻纣为无道,微子先出;高祖宽明,陈平先入。臣年二十二,委弃封域,归命有道,赖蒙天灵,得自全致。臣至止有曰,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见精别,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于邑三叹,曷惟其已。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权即召入。蕃谢答问,及陈时务,甚有辞观。综时侍坐,权问何如,综对曰:“蕃上书,大语有似东方朔,巧捷诡辩有似祢衡,而才皆不及。”权又问可堪何官?综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辇小职。”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左将军朱据、廷舆郝普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后蕃谋叛,事觉伏诛,普见责自杀。据禁止,历时乃解。拜综偏将军。辽东之事,辅吴将军张昭以谏权言辞切至,权亦大怒,其和协彼此,使之无隙,综有力焉。
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或推引杯觞,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初以内外多事,特立科,长吏遭丧,皆不得去,而数有犯者。权患之,使朝臣下议。综议以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后必绝。遂用综言,由是奔丧乃断。
赤乌六年卒。
(取材于陈寿《三国志》)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 典:掌管 B.蜀闻权践阼 践:登临 C.权又问可堪何官 堪:可以 D.事觉伏诛 觉:败露 A.以综为金曹从事 综为盟文 B.视其所向 其后必绝 C.综乃伪为质作降文三条 历时乃解 D.而主者同之降人 而才皆不及 A.黄龙见夏口,于是权称尊号 从黄龙能够看到夏口,在这个时候孙权被人们称尊号 B.赖蒙天灵,得自全致 幸亏受天灵保佑,自己才能够安然到来 C.谨诣阙拜章,乞蒙引见 谨此前来拜求,呈递奏章,请求能蒙您引见 D.且试以都辇小职 姑且试着在京都安置一个小职务
A.胡综在父亲去世后,跟从母亲避难江东,在孙策府中陪同孙权读书,受到孙权的重视。
B.胡综以文才见称,亦有武略,在现有兵员不多时,能征集士兵,后又与贺齐生擒叛将。
C.胡综在吴定都建业后,因假托吴质之名而写的三篇投降书广为流传后,被授予侍中。
D.胡综能够客观评价他人的才能,能制定并严格执行律令,不足是性嗜酒,且酒后打人。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达。
(6)陈寿评价胡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结合全文,概述胡综的“文采”和“才用”。组卷:20引用:1难度:0.6 -
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子路》)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子路》)(1)请解释“斗筲之人”与“兄弟怡怡”。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心目中“士”必备的品格。组卷:19引用:3难度:0.7
三、诗歌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种竹(并序)【1】
(唐)元稹
昔乐天赠予诗云:“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予秋来种竹厅下,因而有怀,聊书十韵。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2】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3】。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4】。注释:【1】此诗作于元和五年,时作者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2】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3】青琅玕:指竹子,比喻绿竹美如玉石。【4】阑:结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韵,点题,呼应诗序,逢秋思友,借竹明志,交代了种竹缘由。
B.第三至六韵,写竹失地伤根,又遭蝉聒蛙集等,突出生长环境的恶劣。
C.第七、八韵,转为抒情,既叹仙坛路远、书信难达,又惊瘴江地偏岁寒。
D.第九、十韵,收束全诗,“可怜”“坐伤”两句抒发了诗人种竹的感慨。
(2)下列与竹的诗句所体现的竹的品格,与“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最接近的一项是
A.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B.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唐•刘长卿《斑竹》)
C.岁寒有贞姿,孤竹劲而直。虚心足以容,坚节不挠物。(元•柯久思《晴竹图》)
D.种竹满山阿,萧萧风雨多。会当成翠实,鸣凤一来过。(元•于立《题墨竹》)
(3)《种竹》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组卷:32引用:3难度:0.5
五、本大题共6小题,共65分。
-
12.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大学时选择了当时最冷门的专业--火炸药。后来有人问他为何不选一个热门研究?他回答:专业无所谓冷热,国家需要的,就要有人去做。
材料中“专业无所谓冷热,国家需要的,就要有人去做”,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组卷:19引用:2难度:0.7 -
13.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请以“自我发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谷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7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