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梅平初中教育集团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24 0:30:2
一、单项选择(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每小题1分,共22分。)
-
1.中国的先人们早在2500多年前就认识到,“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直到今天,这一警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通往国富民强的路上必须坚持( )
组卷:56引用:14难度:0.8 -
2.如表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 )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1978年 3678.70 332 165 2020年 1015986 43834 17131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③城乡发展不平衡
④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通常路径。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对上述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倾心打造的“姑苏八点半”夜经济,融合苏州传统文化,推出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夜游线路和消费活动。苏州博物馆也尝试夜间开放以满足上班族的观展需求,打卡平江路,分享“水陆并行、河街相邻”乐趣……打造姑苏夜经济有利于( )
①传承优秀传统的中华文化基因
②呈现苏州城市文化的独特底蕴
③决定全面小康社会质量与成色
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组卷:11引用:3难度:0.7 -
5.华为在全球拥有26个研发中心,6000多名基础研究专家,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逾千亿元,已成为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这启示我们( )
组卷:206引用:33难度:0.8 -
6.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组卷:16引用:4难度:0.8 -
7.高速铁路建设走向世界,第二艘国产航母出海试航,“嫦娥四号”成功探月……我国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说明( )
组卷:13引用:2难度:0.8 -
8.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 )
①王某参与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民主选举
②市民参与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张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民主管理
④市民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监督组卷:24引用:4难度:0.9
二、简要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23题6分,24题10分,共16分。
-
24.材料一:2021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此关头,我们更需要增进思想沟通,促进交流合作,为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特别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材料二:今年,继9月底10月初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活动,11月10日至22日,习近平主席又以视频方式接连出席了上合、金砖、APEC、G20四大多边平台的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放在正常的年份,这四大平台聚焦的重点议程各有不同。然而,此刻,它们都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遏制疫情造成的经济衰退作为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在这轮外交行动中,就举世关注的疫情防控怎么办?经济复苏怎么推?疫后世界怎么走?三大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1)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请问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指我们实现了怎样的飞跃?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运用所学课文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2)运用九年级课文知识回答:材料二信息展现了世界舞台上一个怎样的中国?(要求只列出要点,不必展开,不少于四点)组卷:1引用:1难度:0.4
三、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
25.【一种发展理念 中国行动让全球期待】
材料一: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2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达峰);到2060年,中国要采取高新技术、植树造林等各种方式,将自身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实现碳中和。
(1)结合材料,运用“走向共同富裕”“建设美丽中国”和“与世界紧相连”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体现了教材哪些知识?
材料二: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提升城乡建设低碳发展质量,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政府依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严格监督考核。
(2)据此,有同学认为:只有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能有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请紧扣材料二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要评析。组卷:13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