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八年级(下)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7/8 8:0:10
一、积累与运用
-
1.根据提示默写出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博大的胸襟、为了他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
(2)白居易的《卖炭翁》用“
(3)《马说》中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
(4)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集中表现作者心境孤独、志趣高洁、坚守本心的两句是:
(5)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出一片寂静的境界,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组卷:5引用:1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亚洲先辈们共同创造了①璀(A.cuǐ B.cuī )璨的文明 甲 (A.成果 B.成就),亚洲人民②应(A.yìng B.yīng)当树立起高度的文明自信,努力续写亚洲文明新的辉煌。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加强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共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新平台。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 乙 (A.尊重 B.敬重)、包容互鉴,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 丙 (A.和平共处 B.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③róng(A.溶 B.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亚洲和国际社会应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合作,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社会、民意。
(1)为文中的加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社会、民意。
修改句:组卷:1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作者是
(2)“吏呼一何怒”中“一何”的意思是
(3)对于本诗中作者的感情理解最恰当的是
A.流露了对老妇人一家的同情。
B.对战乱中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
C.对老妇人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表达了对蛮横官吏的强烈愤慨。组卷:21引用:2难度:0.5
二、阅读
-
9.松柏,历经风雪洗礼更显坚劲;蒲公英,借助风力把希望播撒在远方。杨柳,只会在春和日丽时风舞妖娆;墙头草,也时时在东风西风中摇摆不定。人们常以各种植物比喻各类人物,请你选用一种合适的植物来比喻保尔•柯察金,并结合他的主要经历,说说这样比喻的理由。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
-
10. 劳动是一门人生课,在劳动中,我们会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道理,体会到幸福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从而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
请以“劳动与生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写一篇演讲稿,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和思考,同时倡导身边同学热爱劳动,从自身做起。
要求:①题目自拟,写在第一行中间;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得套作、抄袭、涂抹。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