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长沙一中高三(上)联考地理试卷(11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1~2题。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东部
地区中部
地区西部
地区东北
地区城镇人口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7.95% 63.35% 18.7%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与2010年相比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针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我国将采取的措施最有可能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2.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完成1~2题。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东部
地区中部
地区西部
地区东北
地区城镇人口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7.95% 63.35% 18.7% 39.93% 25.83% 27.12% 6.98% 63.89% 与2010年相比 +1.35% -6.79% +5.44% +2.15% -0.79% +0.22% -1.20% +14.21%
影响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口比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3.乡村作为都市圈城镇化扩张主要方向之一,乡村产业受城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明显,呈现典型空间差异性。如图示意位于南京中心城区东南部50km范围内的乡村产业实体数量分布。据此回答3~5题。
据图推测,该区域乡村产业分布特点为(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每年清明时节,丹江支流岸边的一个石灰岩崖洞里都会“流”出鱼来。经考察发现,“流鱼”的学名为“多鳞白甲鱼”,是温水性淡水鱼类,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5月是其繁殖盛期。“流鱼”一般秋季进洞,春季出洞。如今,“流鱼洞”下游100来处修建了水电站,崖洞“流鱼”现象已成历史。
“流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珍稀食用鱼类,现已人工繁育成功;山东泰安曾掀起养殖热潮,在养殖初期,由于养殖户养殖技术不当导致鱼大量死亡。
(1)结合当地的水文特征,解释“流鱼”秋季进洞,春季出洞的原因。
(2)说明修建水电站导致崖洞“流鱼”成为历史的原因。
(3)根据多鳞白甲鱼的生长习性和山东泰安的气候条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组卷:4引用:1难度:0.3
【环境保护】
-
20.根据地下水质划分标准,Ⅰ-Ⅲ类为水质较好地下水。如图示意我国各省Ⅰ-Ⅲ类的地下水分布面积比例。
(1)指出我国地下水水质南北差异,从自净能力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提出我国地下水的保护措施。组卷:1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