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石化一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6 6:30:2
一、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的表内。
-
1.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省各地积极行动起来,下列做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71引用:4难度:0.8 -
2.为了使安庆这座小城变得天更蓝、水更清,下列做法应该禁止的是( )
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3.科学家研制出以锶原子为钟摆的“晶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63引用:73难度:0.9 -
4.有关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3引用:22难度:0.7 -
5.可一次鉴别出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 )
组卷:53引用:41难度:0.9 -
6.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01引用:9难度:0.9 -
7.如图是制取饮用水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微观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其中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
组卷:23引用:2难度:0.4 -
8.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B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组卷:390引用:19难度:0.7
二、填空和实验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2分,共40分
-
24.纯水的导电能力很弱,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一些NaOH增强导电性。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数据记录如下表(直流电,电压:12V):
实验编号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H2体积(mL) O2体积(mL) 电解时间(s) A 20 2% 20 9.8 54.0 B 20 5% 20 9.8 36.2 C 30 2% 20 9.6 46.2 D 30 5% 20 9.7 X
(1)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该小组研究的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3)本实验通过比较
(4)比较实验A和C,可得到的结论是:
(5)分析实验A、B、C的数据,实验D的电解时间“X”是
A.35.4
B.37.8
C.50.2
D.55.6
(6)理论上,电解水产生H2、O2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结果比大于理论值,请从两种气体物理性质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组卷:28引用:4难度:0.5 -
25.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图A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50mL水的目的,除能加快集气瓶冷却外,还可以起到
(2)图B中在螺旋状铁丝的下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3)小明按图B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的原因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将纯镁条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镁条和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问题。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
②通过以上探究,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拓展延伸】
(5)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应预先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
(6)某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了一下,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除了与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有关以外,原因还可能是组卷:124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