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师大附中高考地理模拟试卷(6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5道单选题,共45分)
-
1.风陵渡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如图),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上游河段摆动频繁。1970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此处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据此完成1~3题。
风陵渡成为图示地区的重要渡口,主要是由于该河段(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2.风陵渡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如图),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上游河段摆动频繁。1970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此处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据此完成1~3题。
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得益于(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
3.风陵渡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如图),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上游河段摆动频繁。1970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世纪80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此处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据此完成1~3题。
1994年以后风陵渡商旅云集盛况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5分)
-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下游河道(图1)迂回曲折,河道淤泥厚度为13-15米,淤泥含水量达70%,在流经莆田市区周边低地平原后注入海洋。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频发,1999年福建省启动对水兰溪的全面治理,对河道截弯取直,采取“改道不改水”的方式,将原始河道水面实施最大限度保留,并在废弃河道的基础上扩建玉湖新城。裁弯取直后,河流流速发生变化,水流和淤泥给河流两侧防洪大堤的修建造成巨大的工程障碍。当地采取“软体排”技术(图2)克履了世界级难题,”较体排”技术是先在大堤上铺设高强度的纤维布料,然后在布料上用绳索固定密集的小块混凝土石板,混凝土石板可随布料适应大堤的形变,2011年防洪大堤顺利完工。随后,当地从工业、农业、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对术兰澳的水质进行全面优化,木兰溪畔成为“百里风光带”,是福建及萧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编影。
(1)说明历史上木兰溪下游水患频繁的原因。
(2)简述木兰溪“改道不改水”的治理方式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分析防洪大堤建设受到的主要威胁,并指出“软体排”技术对大堤防护的优势。
(4)请从农业污染防治的角度,为木兰溪的水质改善提出合理建议。组卷:14引用:5难度:0.5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胀丘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的小丘。赛里木湖为伊犁河谷山间湖,盛行西北风。甲地为山间盆地坡面上的凹地(适宜冬季放牧),凹地底部杂乱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冻胀丘;赛里木湖南侧的乙地山坡也发现了类似冻胀丘,且比甲地的冻胀丘分布面积更大、阵列更整齐。甲、乙两地的冻胀丘内部结构有腐殖质层、冰层和冻土层等,冻胀丘上冬季分别生长着牧草和牧草苔藓。如图示意赛里木湖周边的地形及甲、乙两处的冻胀丘景观照片。
(1)分析甲地的冻胀丘上没有喜湿苔藓分布的气候原因。
(2)分析甲地的冻胀丘分布杂乱的原因。
(3)分析乙地的冻胀丘分布范围较甲地更广的原因。组卷:27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