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高一(下)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
唐晓敏 高考作文命题除具有评定与选拔的功能,还具有引导功能,通常表现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仅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关注社会问题,也需要多读书、读好书。但现实情况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大量时间花在了“做题”上,并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读书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高考作文命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就语文学习而言,仅仅学习课本中有限的文章远远不够。著名作家叶圣陶早就讲过,课本选的文章不过是一些例子。语文学习当然不能只学这些例子,而必须大量阅读。教育学中常常讲到“情感教育”,但很少说清怎样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真正的情感教育是接受人类高尚的情感,将这些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这肯定要依赖阅读达成。
大量阅读是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是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精神世界的。学生的写作应该反映自己的成长经历,描绘自己心中日益扩大的、新奇的世界。而写作的过程又是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古今杰出人物对话的过程,也就是使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扩大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而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阅读时的独特感受与思考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饱含意蕴。
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让人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同时,读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在《语文的未来--对古典研习的再思考》中指出:“一个新的历史情形对我们而言首先就像一篇待解读的文本。”“世界与一篇文本全无二致,它们都是表达意愿与语法规则及类型的结合,需要经过繁复的程序进行重构。世界有待于我们去阅读,而读者正是通过阅读世界逐步建构自身的。”这就是说,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知识以及一般意义上的获得智慧,阅读本身就是解构世界的预演。书是阅读的对象,人们通过读书而获得阅读的能力。“世界”也是阅读的对象,需要人们去阅读它、理解它、把握它。人通过读书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包括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由此也获得了“阅读世界”的能力。
高考作文命题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读书风尚。近年来,中央一直倡导全民阅读。高考作文命题取材名著,会有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很多家长为了了解孩子阅读名著的情况,自己也会阅读名著,与孩子交流阅读体会和看法,由此在家庭中形成阅读氛围。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藏书、有交流,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和讨论名著,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整个社会就离书香社会、学习型社会不远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考作文命题具有引导功能,不仅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还应该充分起到引领学生阅读的作用,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B.语文学习不应当只学习课本上所选的“例子”,还应当大量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
C.阅读的价值主要并不在于丰富知识、获得智慧,主要在于让人精神世界充实丰盈,让人懂得真善美,让人获得精神的自由。
D.读书能够培养人的多种能力,包括阅读的能力、感受能力、分析能力、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和判断与欣赏的能力,直至认识世界的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一开头就从高考作文命题的引导功能谈起,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扩展开去,引出本文“高考作文当引领阅读”的论点。
B.本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集中笔力谈阅读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说明高考作文应当引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本文第四自然段引用法国学者拉孔布•维斯曼的话,是为了证明该段开头“读书让人有一个充实、丰盈的精神世界”这个分论点。
D.本文第五自然段进一步拓展论证,将高考作文命题的作用由学生推及家长,推及家庭,推及社会,逐层扩展,一直推及到影响整个社会的高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陷入“题海”,沉迷于做题而忽略了读书,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命题对阅读的引领作用就是一种解决的办法。
B.语文学习的对象绝不能仅限于教材,应当通过教材中的例子,举一反三,大量阅读,从而懂得世界与人类的真善美,获得精神的自由。
C.高考作文命题应当着眼于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领学生通过对文、史、哲等社科书籍的大量阅读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精神世界。
D.由于中央对全民阅读的一直倡导,再加上高考作文命题对整个社会风尚的影响,我们的社会就快要建成书香社会和学习型社会了。组卷:11引用:8难度:0.8 -
2.文学类文本阅读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选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濛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地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组卷:4引用:4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 8月11日至13日,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举办。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9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超3亿。大会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还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
时下,网络文学已不仅仅是以一种文学样式,更是以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的方式影响着大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已出版实体图书6443部,改编电影939部,改编电视剧千余部,改编游戏超500部,改编动漫440部。这意味着,除了3亿多的网文读者,还有更多的人在看由热门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以及玩由网文IP改编的游戏。面对如此态势,政府在释放网络文学发展新的可能性的同时,需要立起评价体系的“尺子”,砌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墙壁”,搭起涤荡空气的净网“空调”。
(选自“中国文化传媒网”)材料二 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以读者按章付费为核心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这种付费阅读机制的建立,使得网络文学的读者不仅是单方面地阅读作品,他们更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参与者。
“要不你休息两天理一理情节,感觉得出来,后面怎么写跟完全没有大纲一样……一点订阅的想法都没有,感觉不划算。”“不得不说,三少每次写书都爱在句子后面加一个‘啊’字,刚刚开始可能会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可看多了,就有点烦了,同意的顶。”在这些评论中,从情节设计到遣词造句,读者都对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选自《网络文学:孤独写作与阅读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材料三“网络文学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伴随粗制滥造、脱离现实、娱乐至上、过度商业化、唯市场化等问题。”北京市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在大会致辞中说。种种抄袭事件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9日下午,网络作家匪我思存连发7条微博,称流潋紫的《后宫甄嬛传》涉嫌抄袭她的《冷月如霜》。除了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网络文学还存在着娱乐大众违背道德的问题。8月16日,《人民日报》撰文直指热门的穿越剧、仙侠剧躲在架空情节背后违反人伦道德的问题。
被称为“网络历史小说第一人”的月关认为,网络文学门槛低是一把双刃剑,要通过内外力共同作用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而内力就需要每一个网络作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网络文学内部发挥积极作用。网络文学在其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更需要以“匠心”打造精品。毕竟,网络文学未来的高度是由其精品化的创作道路所决定,而不是靠点击率和商业利益。
(选自“人民网”《网络文学二十年:井喷增长后还需“匠心”精品》)材料四 在文化行业里,文学为下游的影视、有声书、动漫提供内容支撑,具体到网络文学也不例外。然而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为后续的产业开发带来了难度。在本次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不少企业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如何让高水平的网络文学成为源头之水,从而形成全产业链良性互动的势态?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耿聃皓认为:“网文正逐渐渗入影视、出版、游戏、动漫等领域。网络文学产业与开放性的IP生态产业链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发现网络文学和漫画有一种互助关系,之前推漫画的时候,小说的人气也同步在走高。同时,因为这本小说的人气非常高,所以改为漫画形式后,它在漫画方面的人气积累速度也非常快。”阿里文学总编辑周运通过很多案例发现,网络文学与漫画有互相带动作用,并且效果非常不错。
(选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出现了网络文学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
B.目前,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已告别文学这种单一的形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形式。
C.读者按章付费的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读者也可参与到创作过程中。
D.一些网络文学粗制滥造和涉嫌抄袭、脱离现实、娱乐至上等是当前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步入黄金期的具体体现,用列数字的方法详尽地说明中国网络文学生态形式的转化。
B.材料二具体引用一些读者的话,真实地再现了读者对网络作者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左右着作者的创作方向与写作思路。
C.材料三指出,网络文学出现诸多问题的唯一原因是网络文学门槛低,网络作者为了提高点击率与迎合市场,不得不改变创作道路。
D.材料四为中国网络文学的良性、生态、高端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这也是目前中国网络文学得以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3)如何改变当前网络文学“量大质低”的现象?请从不同角度提出你的建议。组卷:9引用:8难度:0.6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B.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C.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D.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万户侯”,指食邑万户以上,后泛指高爵显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B.“黄龙元年”,是以东吴君主孙权的年号纪年的。因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以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崇祯”皇帝,“康熙”皇帝。
C.“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臣僚上“疏”可以报告工作、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等。
D.“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著名文士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生前行迹,给予褒贬善恶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不忍处罚,还不许身边的人再提此事。
B.孙登孝顺养母,有感恩之心。徐氏对孙登有养育之恩,虽遭废,但徐氏派人送来的衣服,孙登必定沐裕后才穿上。父亲要立他为太子,他则坚决要求先立养母为皇后。
C.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上疏颇有见地,提出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进,博采众议;认为有些地方应该宽缓刑祛,减轻赋税,调整或停止一些劳役,顺应民心。
D.孙登人品出众,才干超人。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孙权赞赏他的人品和能力,授予他东中郎将,赐封万户侯,册立为太子,追道宜太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②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组卷:4引用:9难度:0.7
四、语言表达。
-
1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做了“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
(2)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组卷:22引用:19难度:0.3
四、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脚步声,在红尘世俗中可谓平平常常,但又往往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你留意过身边的脚步声吗?回溯过往,哪些脚步声定格在了你记忆的深处?与脚步声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曾经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以“____ 的脚步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词语;
②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800字。组卷:9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