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ㅤㅤ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胜利举办。大会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设中国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国际湿地大会,也是该大会首次在国际湿地城市举行。
    ㅤㅤ湿地是“地球之肾”,不仅用丰富的给养滋养了生命,也孕育出了灿烂悠久的人类文明。本届湿地大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特别是通过了《武汉宣言》。作为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武汉宣言》是与会各方共同意愿和行动的汇聚,是向各国发出的号召,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以及对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引领。
    ㅤㅤ1992年,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中国指定了国际重要湿地,认定了国家重要湿地和省级重要湿地,建设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和湿地保护小区。30年来,中国的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夯实基础、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0年来,中国以全球4%的湿地,满足了世界1/5人口对湿地的多种需求。
    ㅤㅤ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智慧湿地”的建设工作。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谭文卓介绍说,“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调度指挥和实景模拟。”系统自2021年7月起投入试运行,是武汉市“智慧湿地”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系统已经沉淀了240万条声纹信息,识别了224种鸟类。给豆雁、普通鸬鹚安装的背负式卫星跟踪器,清晰记载了它们在全球尺度上的历史飞行轨迹。与此同时,系统还可以进行退水时间模拟、游客流量模拟、富营养化推演,为湿地保护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撑。
    ㅤㅤ中国是全球湿地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涵盖《湿地公约》定义的所有湿地类型。中国的湿地保护实践,毫无疑问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ㅤㅤ全球40%的物种生活在湿地中,然而,自《湿地公约》缔结51年以来,尽管目前已指定2466个国际重要湿地,认定了43个湿地城市,发起了19项区域倡议,自然湿地仍然减少了35%。更令人警醒的是,湿地退化消失速度是森林的3倍。湿地的保护需要世界的携手。
    (取材于张锐、夏静的相关文章)材料二ㅤㅤ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国湿地面积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我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湿地资源的丰富度和独特性在全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ㅤㅤ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和利用的矛盾仍日益凸显,湿地遭受非法侵占、围垦、污染等现象也时有发生,湿地保护立法刻不容缓。为了保护好湿地,从根本上解决湿地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国家层面立法保护湿地尤为重要。
    ㅤㅤ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是湿地保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湿地保护法》共7章65条,确立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为我国湿地保护保驾护航。
    ㅤㅤ《湿地保护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进行立法的,而不是从资源的角度来进行立法的。它不是只关注于湿地的单要素资源,比方水、土、生物,而是这些东西的一个集合体,集中表现在生态功能的保护和修复上面,可以说《湿地保护法》填补了我国生态系统的立法空白。
    ㅤㅤ《湿地保护法》吸取了此前湿地保护管理实际操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湿地保护法》中关于“国家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这一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湿地保护法》明确了占用国家重要湿地需要遵循“占补平衡”原则,并规定“经依法批准占用重要湿地的单位应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恢复或者重建与所占用湿地面积和质量相当的湿地”。
    ㅤㅤ《湿地保护法》的出台为各地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的保障。《湿地保护法》织密了湿地保护的制度网络,相比过去的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法》让湿地保护管理有了更为强大的法律后盾。
    ㅤㅤ《湿地保护法》使中国的湿地保护步入了有序发展、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向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经验。
    (取材于庞小薇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主题明确、成果显著。
    B.《武汉宣言》将对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起到引领作用。
    C.武汉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可以识别多种鸟类。
    D.近年来,全球自然湿地减少了35%,是森林减少量的3倍。
    (2)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湿地保护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保护法》是在湿地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的背景下应需而生的。
    B.《湿地保护法》是从生态系统角度来立法的,不是只关注于湿地的单要素资源。
    C.《湿地保护法》全面总结了此前湿地保护工作的经验及各湿地保护条例的内容。
    D.《湿地保护法》是湿地保护领域的里程碑,使中国湿地保护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湿地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滋养了生命,孕育了文明。
    B.全球40%的物种生活在湿地中。
    C.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联系密切。
    D.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在持续改善。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中国湿地的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湿地保护的成果显著。
    B.中国湿地类型是最齐全的。
    C.中国湿地分布广、面积大。
    D.中国湿地资源丰富、独特。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用概括性的语言答出中国在湿地保护工作上有哪些行动和举措。

    组卷:9引用:1难度:0.5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ㅤㅤ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使西域。
    ㅤㅤ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邪?”乃召侍胡,诈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ㅤㅤ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超复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取材于《后汉书•班超传》)(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遣与从事郭恂使西域 俱:一起
    B.况已 著:显明
    C.见火 然:燃起
    D.帝超节 壮:雄壮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封侯 欲立大功,求富贵
    B.以超假司马 之奈何
    C.战蒲类海 还奏窦固
    D.诈 今在危亡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在家里常常做辛勤劳苦的活计,不因为劳苦屈辱而觉得羞耻
    B.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让他们不知道我们究竟有多少兵力,一定会很害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C.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
    从事您虽然没有一起行动,但我班超怎么会存心独占这份功劳呢
    D.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
    班超清楚地告诉鄯善王事情的始末并安抚宽慰他,于是鄯善王接纳了汉朝太子作为人质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出身贫寒,但他不甘于这种贫寒,博览群书,从不屑于劳苦繁重的工作。
    B.班超出使西域,敏锐地察觉到鄯善王态度的变化,推断出必有匈奴使者到来。
    C.皇帝在得知班超在鄯善作出的功绩后,让他再次出使西域,继续完成其功业。
    D.班超被提拔为军司马后,再度出使西域,窦固想多给他派些兵,他没有接受。
    (5)《后汉书》中写到:“班超……亦一时之志士也。”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一时之志士”的班超有哪些令人称赏的地方。

    组卷:19引用:3难度:0.5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 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句写箜篌的乐声使空旷山野上的浮云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倾听。
    B.“十二”句写箜篌的乐声聚合了十二门前的冷光,让人们感受到了深秋的寒冷。
    C.“石破”句写女娲在天上所补的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震惊,逗落了秋雨。
    D.“吴质”句写成天伐桂的吴刚被箜篌的乐声吸引,倚着桂树,陶醉而忘了睡眠。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诗人按次序先后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事件,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B.“昆山”句以形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芙蓉”句则以声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
    C.第七句到篇终写音乐效果,其中前六句写运动着的物象,后两句写静物,以动衬静。
    D.诗人想象奇特,把对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等联想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形象可感。
    (3)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有对音乐的描写,请结合两诗的内容,从修辞手法的使用、音乐描写的角度、所写音乐的表达作用等方面赏析两诗音乐描写的异同。

    组卷:25引用:2难度:0.6

二、(二)根据要求,完成14题。(共8分)

  • 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高适的《燕歌行》中,“
     
    ”这一句通过写急报的羽檄表现出了军情的紧急,“
     
    ”这一句则借“风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来势的凶猛。
    (2)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3)贾谊的《过秦论》中,“
     
     
    ”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得力的将领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4)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
     
     
    ”两句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表达的意思有一定相近之处。

    组卷:13引用:1难度:0.9

五、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 11.有人说,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有人说,失败后的重新振作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转折点。
    ㅤㅤ请以“转折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ㅤㅤ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12.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的精彩……
    ㅤㅤ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