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默写。
(1)求之不得,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
(4)
(5)《行路难》(其一)中,“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句子是“
(7)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话说当时A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A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xiāo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鲁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响,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能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B:“风卷残云般的革命浪潮,证明我个人的理想和全国人民的需求完全相同,我感到无穷的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和无产阶级永葆青春的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禅杖
(2)请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甲]文段选自《水浒传》中的精彩情节“
(4)请根据这个情节分析鲁智深的形象特征。
(5)[乙]段文字出自杨益言和
(6)请结合这位革命者的话,分析他能够忍受酷刑、拒绝诱惑、牺牲生命是为了什么?组卷:15引用:3难度:0.7 -
3.乌克兰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而我们因为有强大祖国的庇佑,过着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为了厚植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向阳中学团委开展了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请拟写一条符合要求的宣传标语。
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运用一种修辞;③不超过20个字。组卷:26引用:3难度:0.8
二、阅读(55分)
-
9.文言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耻耳,夫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顾不上。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④升平:太平。
(1)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②微斯人
③安用重法邪
④轻徭薄赋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或请重法以禁之。
(3)下面句子与“居庙堂之高”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或请重法以禁之
C.辍耕之垄上
D.马之千里者
(4)[甲]文主要运用了
(5)[甲]文表现了作者何种忧乐观?[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办法是什么?[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组卷:17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够坚持。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坚持。亲爱的同学,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中,你了解了坚持的意义吗?你认识到了坚持的力量了吗?你知道自己要坚持什么吗?你有过坚持的故事吗?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学习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为了内容充实,请不少于600字。组卷:17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