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7/25 8:0:9

一、积累与运用。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84引用:3难度:0.5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8
  • 3.经典诗文默写。
    (1)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语>十二章》)
    (3)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
    (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5)淫慢则不能励精,
     
    。(诸葛亮《诫子书》)
    (6)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诫子书》)
    (7)狼不敢前,
     
    。(蒲松龄《狼》)
    (8)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9)天上的明星现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10)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组卷:44引用:1难度:0.5
  •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习题。
    ㅤㅤ①阅读是生命本体的相互映照。②人类最重要的知识、最伟大的智慧,就深藏在最伟大的书里。③哲学家波普尔说:“即便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只要图书馆里的书籍保存完好,人类就可以重建自己的文明、自己的精神家园”。④这就说明,阅读对人类来说是产生文明和传承文明。⑤没有阅读,人类文明就没办法_____,没办法_____。
    (1)第③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请将下面两个词语分别填入第⑤句的横线上。(只填字母)
    A.延续
    B.发展

    组卷:15引用:3难度:0.3

三、阅读。

  •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本诗中,“秋”字起到了哪些作用?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5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ㅤㅤ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接近尾声,在接下来两年多的初中学习生涯里,你将拥有更多的机会,面临更大的挑战,获得更快的成长。
    ㅤㅤ请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讲述未来两年多你在学校里一次可能的经历,分享你所憧憬的多彩初中生活。
    ㅤㅤ要求:(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4)不少于600字。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