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10/9 9:0: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我国东西方的景观差异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  )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2.与我国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组卷:21引用:7难度:0.9
  • 3.我国国土辽阔,地形特征各有不同。如图是我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读图完成3~4题。
    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组卷:8引用:0难度:0.60
  • 4.我国国土辽阔,地形特征各有不同。如图是我国各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读图完成3~4题。
    我国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组卷:9引用:0难度:0.50
  • 5.如图为王老师讲“我国地势特征”时绘制的简图。图中反映出我国(  )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6.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据此完成16~17题。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的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竟颖”。说明当地地形特点是(  )

    组卷:6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 28.东西协作话发展
    如图为2019年底未摘帽贫困县和湘西自治州、积石山县的位置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截至2019年底,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国剩余的未摘帽县,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西南地区未摘帽县数量居多,该地7、8月份容易发生
     
     
    等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脆弱。
    2020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大篇幅刊发了题为《泉润湘西拔穷根》的文章,点赞济南与湘西自治州东西部扶贫协作。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的“湘货入济”展销会上,湘西特色农产品展位前,人流如织,交易火爆。
    (2)湘西自治州位于
     
    省的西部,在济南的
     
    方向。
    (3)请根据资料将如图补充完整。

    “山海共绘同心圆”,济南市东西部协作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中,积石山县农特产品长期入驻章丘区消费帮扶专馆。其中积石山县的花椒以粒大、色艳、味浓、醇香而著名,花椒树真正成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2004年积石山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4)根据以上资料,试分析积石山县花椒树生长的有利条件。

    组卷:5引用:1难度:0.3
  • 29.经济发展话家乡
    济南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在国庆节期间对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请运用下列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考察交通:考察小组来到济南西客站,发现高铁、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等都从此经过。读图一,A是
     
    线,该铁路线连接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2)探究原因:黄河从济南西北部穿过,形成如图二所示的景观,请解释形成该景观的原因是:黄河中游
     
    严重,携带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地区,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
     
    ,河床抬高,形成了
     
    河。
    (3)考察农业:济南市位于
     
    平原,耕地多为
     
    (耕地类型)。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济南春天易发生旱灾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春季降水
     
    (多或少),气温回升
     
    (快或慢),蒸发量
     
    (大或小)。
    (4)出谋划策:结合图三、四分析济南泉群喷涌最旺盛的季节是
     
    ,反映出济南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是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图三图四给出的信息,济南市的经济建设比较适宜发展
     
    业。

    组卷:17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