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十校联盟高考地理三模试卷
发布:2024/6/14 8:0:9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浙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对本地水库开展调查研究,并拍摄了水库周边的地貌照片,完成1~2题。
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2.浙江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对本地水库开展调查研究,并拍摄了水库周边的地貌照片,完成1~2题。
在此次调查研究过程中,可以( )组卷:5引用:0难度:0.80 -
3.2022年12月某日清晨,浙江北部某山村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霜,如图为该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该村的霜冻最可能出现的聚落位置是(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4.2022年12月某日清晨,浙江北部某山村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霜,如图为该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村民发现院子里的大香樟树下没有结霜,其主要原因是( )
①树干高大,阻挡了强劲西北风
②枝叶繁茂,遮挡下沉的冷空气
③枝叶阻挡地面辐射向高空扩散
④树下逆温现象显著,风力较弱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5.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图示岛屿东侧海域深度较西侧大的主要原因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50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45分)
-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苏港口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滨江临海,河港海港兼备。海港主要有连云港港、盐城港,河港主要有南京港、镇江港、苏州港、南通港、扬州港、无锡(江阴)港、泰州港、常州港等。2021年,江苏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39973.75万吨,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80861.71万吨。
材料二:为缩小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自2006年起江苏开始制定苏南、苏北共建产业园建设,将苏南地区园区建设先进管理理念、良好产业基础、优秀人才团队与苏北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对接互补,引导推动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和集聚,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材料三:上海市是长三角城市体系中唯一的超大城市,是长三角区域交通枢纽、发展的龙头和区域协作的纽带。如图为江苏省区域示意图。
(1)分析江苏省内河航运竞争力强于海运的自然原因。
(2)简析共建产业园对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从区域空间组织角度阐释上海对周边区域辐射功能强的主要原因。组卷:10引用:6难度:0.5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35%,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草”、“稻-稻-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如图为江西省地形图及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3)从土地资源的角度,分析江西省适宜实行“藏粮于草”的原因。
(4)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综合效益。组卷:14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