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 8:0:9
一、积累(21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读书是在字里行间旅行,旅行是从山水湖泊中读书。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读书和行走一样,案头山水,地上文章。
(一)读山的巍峨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liáo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返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节选自《登勃朗峰》)(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liáo
②骤
(2)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二)看水的浩瀚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节选自《壶口瀑布》)(3)解释文段(二)中加点的词。
①汩汩
②打旋
(4)根据对联要求,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一副赞美山水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
①青山不墨千秋画
②乘风破浪展雄才
③学海无涯苦作舟
④滴水穿石怀远志
⑤心有灵犀一点通
⑥绿水无弦万古琴
⑦书山有路勤为径
⑧身无彩凤双飞翼
(三)尝一方美食 如果你到长寿之乡浦北旅游,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特产红椎菌,好好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天然美味。红椎菌长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目前仍无法人工栽培,是十分少有的珍稀野生菌。红椎菌色泽鲜艳,气味芬芳,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红椎菌的食法多样,炖、炒、烩均可。用红椎菌和老母鸡一起煮汤,煮出来的汤汤色红亮,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十分高。当地人认为,常食红椎菌汤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5)下面是从以上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古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B.红椎菌长在红椎林土壤腐殖层,目前仍无法人工栽培,是十分少有的珍稀野生菌。
C.红椎菌色泽鲜艳,气味芬芳,营养丰富,有滋阴、补肾、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
D.用红椎菌和老母鸡一起煮汤,煮出来的汤汤色红亮,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十分高。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2.让我们吟诵古诗文,追寻文人的足迹,完成下面的诗文之旅。
诗人 打卡地点 诗文美句 所见景色 陶渊明 桃花源 ① 遍地花草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② 长安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 苏轼 ③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看见落宿于沙洲的孤鸿正如诗人一般,高洁自许,不肯随波逐流。 常建 破山寺后禅院 ④ 山光水色,鸟儿欢唱,清潭倒影。 孟浩然 洞庭湖 ⑤ 云梦大泽的水蒸气白白茫茫,洞庭湖的波涛似乎要把岳阳城摇动。 李白 城东 ⑥ 那静默的山青绿,那流转的水远去,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10分)
-
7.读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班级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课文之旅精读一篇课文,就好似沉浸在一场精彩的身心之旅中,请你仿照示例,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两条旅行线路,领略旅行之美。
示例:《苏州园林》—走进苏州园林,欣赏亭台轩榭的艺术之美。
《安塞腰鼓》:
《一滴水经过丽江》:
(2)名著之旅本次的名著阅读之旅围绕“摘抄”展开。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完成下面摘抄表右侧的学习任务。名著摘抄 学习任务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①这段文字摘自苏联作家 青春终于战胜了病魔,伤寒没有夺走他的生命。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一个月后他脸色苍白,身体消瘦,但已能勉强迈着颤颤巍巍的双腿,扶着墙壁,在房间里艰难地走动了。母亲搀扶着他走到窗口。他凭窗久久地凝望着外面的道路。一汪汪雪水在阳光下闪亮。外面已是初春解冻的天气了。
一只胸脯灰白的麻雀神气活现地在正对着窗户的樱桃树上跳来跳去,小眼睛贼头贼脑地望着他。
“瞧,咱俩总算熬过了冬天啊!”他一面用指头敲着玻璃窗,一面低声说道。②文段中说“咱俩总算熬过了冬天啊”,“熬过了冬天”对他来说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小语同学:研学没有意义。首先,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其次,研学只是一种旅行,学生很难从中获取真正的知识。所以,学校没必要开展研学活动。组卷:10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50分)
-
8.按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也许,它能调整你的心态,让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也许,它能打开全新的视野,让你走出安逸之处;也许,它能营造温馨的氛围,让你学会与家人和谐相处……让我们背起行囊,走出家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吧!
请以“旅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组卷:8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