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 古诗三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3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给加点字注音。
(1)他俩一起倒在地上,痛哭流涕
(2)明天,语文老师将在我们班举行观摩
(3)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他不遗
(4)泰山是五岳组卷:40引用:1难度:0.7 -
2.辨字组词。
仞 岳 遗 刃 丘 溃 组卷:58引用:2难度:0.7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共2小题,满分0分)
-
6.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下列关于《从军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和第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大片云朵,映衬远处的雪山,孤城戍守,玉关屹立。景物色彩鲜明,显示边塞的壮阔景象,奠定豪放基调。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2)下列关于《从军行》艺术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B.“孤城遥望玉门关”应为“遥望孤城玉门关”,用倒装句是为了突出孤城戍守的悲凉。
C.青海和玉门关相距甚远,诗人却突破空间界限,将之组合在一起,显得大气磅礴。
D.本诗的结尾融情于景,气象磅礴、含蓄丰富地展现边塞战士的豪情壮志。组卷:47引用:1难度:0.6 -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是一首律诗,律诗共有四联,它们分别是
(2)描写诗人听到收复失地的消息时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
(3)“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营造了一幅组卷:5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