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8 7:0:1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在我国南方,芥菜等蔬菜在霜冻后食用品质更佳。研究发现,植物在低温时将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产生抗逆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7
  • 2.线粒体外膜分布着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分子量小于5000Da的丙酮酸可以经此通道通过。线粒体内膜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导致通透性低,丙酮酸通过与H+(质子)协同运输的方式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8难度:0.5
  • 3.细胞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发生。图示雌激素在特定条件下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腺癌细胞中周期蛋白D(cyclinD)的合成量增加,cyclinD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乳腺癌的恶性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4.某种蝗虫,其雌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5.在耳聋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约占60%,且遗传性耳聋具有很强的遗传异质性,即不同位点的耳聋致病基因可导致相同表型的听觉功能障碍,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可以引起不同临床表现的耳聋。科研人员确定了一种与耳聋相关的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卷:54引用:2难度:0.5
  • 6.为获得果实较大、含糖量较高的四倍体葡萄(4N=76),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葡萄茎段上的芽,然后将茎段扦插栽培成新植株。研究结果显示:新植株中约40%的细胞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同时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有关“嵌合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8引用:4难度:0.7
  • 7.中国境内生存着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两个亚种,前者更像熊,后者更像猫。两者虽然是近亲,但它们近30万年来一直处于地理隔离状态。已知四川大熊猫的X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M/m。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1引用:5难度:0.7
  • 8.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可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内脏及皮肤血管收缩,心跳加速,汗腺分泌,肝糖原分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2引用:4难度:0.8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

  • 23.塞罕坝历史上曾是一片绿洲,由于大肆砍伐,绿洲逐渐变成了树木稀少、土壤沙化的荒芜之地。1962年,国家批准在塞罕坝建立机械化林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林地面积108.6万亩的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1)对森林进行适度的采伐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然而,大肆砍伐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
     

    (2)塞罕坝地区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若你是林场建设者,人工造林时在树种选择方面应注意什么(请答出两点)?
     

    (3)重建人工林生态系统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原因是:
     

    (4)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一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①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可以采用
     
    法。
    ②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图结果: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
     
    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5)塞罕坝林场提出了“以育为主,育护改造相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理念,兼顾社会、经济、自然三方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

    组卷:79引用:5难度:0.7
  • 24.中国甜柿的自然脱涩与乙醛代谢关键酶基因(PDC)密切相关,推测涩味程度可能与PDC基因的表达情况有关。为筛选PDC基因的调控蛋白,科研人员构建了质粒A和质粒G( 如图1、图2 所示),利用酵母菌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

    (1)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是
     
    的位点,启动子区域还存在着许多调控蛋白的结合位点,可影响基因的转录水平。PD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未知,为获得大量该基因启动子所在片段,可利用限制酶将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然后在
     
    的作用下将已知序列信息的接头片段连接在PDC基因的上游,根据接头片段和PDC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2)利用质粒A构建含有PDC基因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并导入代谢缺陷型酵母菌,用不含
     
    的培养基可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酵母菌Y1H。质粒G上的AD基因表达出的AD蛋白与启动子足够靠近时,能够激活后续基因转录,因此需获得待测蛋白与AD蛋白的融合蛋白用于后续筛选。科研人员从中国甜柿中提取RNA,将逆转录形成的各种
     
    与质粒G连接后导入酵母菌,此时应选择质粒G中的位点
     
    (填序号1~5)作为cDNA的插入位点,最终获得携带不同cDNA片段的酵母菌群Y187。
    (3)重组酵母Y187与Y1H能够进行接合生殖,形成的接合子含有两种酵母菌质粒上的所有基因。若接合子能在含有金担子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则推测待测蛋白是PDC基因的调控蛋白,请结合图3阐述作出该推测的理由
     

    (4)筛选出 PDC 基因的调控蛋白后,为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对其进行改良,这种技术属于
     
    工程,该工程的起点是
     

    组卷:106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