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农村六校中考语文质检试卷

发布:2024/8/22 10:0: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点缀着我们生命的星空。我们从“欲渡黄河冰塞川,①
     
    ”中感受到人生道路的艰难;从“②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感受作者心怀天下的伟大抱负;从“③
     
    ,④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自然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中体味到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从“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
     
    ”中领会到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⑥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体会到作者与民同乐的乐趣;苏轼《水调歌头》中“⑦
     
    ,⑧
     
    ”两句,借美好的月光,表达出对亲人美好的祝愿;“月下飞天镜,⑨
     
    ”描写江上美景、天边彩霞,表达诗人喜悦之情;“不畏浮云遮望眼,⑩
     
    ”反映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困难一定能被克服,对此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所谓“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中国人向来是知  ①而进的。正是在与困难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遇强更强、愈挫愈勇,锻造出强大的心理  甲  力,hán  ②养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具备了“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与定力。我们能取得在较短时间内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彰显的也是面对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乙,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曾经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困难,正在经历多种多样的困难。未来也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要我们  丙,始终保持向困难进发的勇气和毅力,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就没有什么风雨波折能阻挡中国前进的坚定步伐。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 A.nán  B.nàn )
     
    ( A.函  B.涵 )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丙处。(只填序号)
     
    (A.承受B承担)
     
    ( A.人多势众  B.万众一心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个国家有这样的精神
    ②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
    ③就可以凝聚起众志成城、战无不胜的磅礴力量
    ④就可以激发出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力量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组卷:37引用:4难度:0.9

二、阅读(70分)

  • 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指出《月夜忆舍弟》诗理解不当的一项 
     

    A.诗人从边塞凄凉的秋景写起,是为“月夜”渲染悲凉气氛。
    B.颔联写客观实景,“见寒露”“望明月”无不间接表现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里的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得伤心折肠,表现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全诗处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望“月”照应“忆舍弟”;“无家”照应“寄书不达”;人“分散”照应“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2)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表达效果。

    组卷:18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70分)

  • 8.名著阅读。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浑家见他生得肥胖,酒里下了些蒙汗药,扛入在作坊里,正要动手开剥。小人恰好归来,见他那条禅杖非俗,却慌忙把解药救起来,结拜为兄。——《水浒传》 句中“浑家”的名字是①
     
    关注情节        宋江见了李逵、燕青回来,便问道:“兄弟,你两个那里来?错了许多路,如今方到。”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么?”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水浒传》 李逵拔出大斧,先砍倒杏黄旗,再直奔宋江的原因是②
     
    关注评价        有人说猪八戒只是一个好吃懒做、意志不坚定的呆子,你却认为人的性格是多元的,特别在孙悟空第二次离开时,他劝说悟空归队时也表现出机智的一面。——《西游记》 请你结合这一章节内容分析其机智。③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三、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打开书本,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从文字中走来,“民族魂”鲁迅、“两弹”元勋邓稼先、女中豪杰花木兰、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真将军”周亚夫、“诗圣”杜甫、与民同乐的欧阳修、乐观豁达的苏轼、勇敢正义的尼摩船长……他们的身上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务实、求美。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得精彩,抵达美好的人生境界。
          请从书中人物中选择一个对话对象,展开想象,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组卷:5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