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5/9 8:0:9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 1.根据拼音写汉字。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穷年皓首研治一经,虽然受条件所限,难以遍览群书,但是读一部就是一部,jǔ jué
     
    烂熟,透入身心。书之好,在文、在理、在意。浩如烟海的书籍中,yùn cáng
     
    着文明的记忆,集聚着智慧的结晶。读书不失为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一种捷径。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3.对下列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五月,母爱的天空
    风筝
    牵扯着
    阴晴的表情
    故乡之外
    谁的心湖
    盛装
    整朵漂泊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三、现代文阅读(共34分)

  • 8.阅读回答问题。
    故乡
    靳云鹏
          ①上午和母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②天气不错,阳光很好,虽已深冬,也并不觉得寒冷。
          ③先到了一个故友家,一下车,我们就被憨厚的笑容和质朴的寒暄包围了。家长里短,问寒问暖,一杯茶还没喝完,就有人续上了滚烫的水。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尽管我分明感觉到自己与他们其实还是没有什么分别,除了岁月的风霜写在各自的脸上;我只是有些心不在焉,心里总是惦着老屋。
          ④终于瞅了个空,径自向我的老屋走去。说是老屋,其实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说法,因为那里也只剩下一块宅基地了。但是,我还是愿意一去。
          ⑤一出大门,眼前是一片荒凉,看不见几个房子,几乎没有任何参照物;可我走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路线,虽然脚下确乎没有任何踪迹,应该已经算不得路,但方向却更加清晰、固执。举目远望,微微起伏的地表,草草地勾勒出粗犷的线条:路旁那几株红柳还在,依然虬曲遒劲,像是我的航标;待走近了细看,才发现它们的根部已经在皑皑的盐碱物中腐朽——所谓遒劲,不过是被时光凝固的姿态罢了。然而,路边那几丛在春日里率先泛绿在寒风中簌簌发抖的芨芨草呢?那几个被村民遗弃在路边生了苔锈的碌碡呢?那些连绵的场院和堆积如山的秸秆呢?还有那几条从场院里冷不丁地窜出来吓我一身冷汗的奸猾的狗呢?
          ⑥什么也不复存在了,连一道沟一道坎也看不见了。是年复一年萧冷的无情的雨冲刷了它们,还是日复一日寂寞的善变的风填平了它们?一切,只留给遥远的记忆,收藏在我单薄的行囊中。
          ⑦急行几步,我准确地来到了我的老屋。这里不过是一个矮矮的土堆,几步跨上去,刚立住脚跟,记忆的闸门便轰然打开,旧时的情景如浩浩长风扑面而来。
          ⑧一切如在昨日,却又恍如隔世。我有些慌乱地在四边转了几圈,试图找到那一段低矮的土墙的痕迹,那是我们从田地里劳作晚归后小憩的地方,在多少个夏日黄昏炊烟初起的时候,那里曾响起我清扬的笛声。那一排小平房也只剩了几块风化殆尽的土坯,那是我们姐弟几个夏夜纳凉的绝佳之地,几个人躺在房顶上,正对着满天繁星做无穷无尽的遐想时,却听得几声狗叫,起身惶然四望,却是晚归的村民走过。那间小小的炭房更没了痕迹,里面的炭块总是存放得很少,那些年的冬天似乎总是特别寒冷而漫长……
          ⑨所有的追寻都是徒劳,我只好慢慢地坐下来,闭上眼睛,去静静地感觉故乡清冷的风吹过我的面庞。
          ⑩离开故乡真的太久了。就在这个光秃秃的土堆上,我却像回到了真正的家,那沧桑厚重的回忆给我以真实的回归感。年少离开的时候,我应该是带着行囊的;而今早已过了而立之年时回到这里,似乎依旧是孑然一身。我是从何时开始背负着一个理想的空壳在行走?在我日渐麻木之前的那悄然逝去的青春年华可曾有过我心的追逐?
          ⑪“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生命的坚持与生存的法则总是难于抗衡。从寂寂乡村到喧嚣城镇,从不名一文到略显小资,原以为这十数年的奋斗是一个接近梦想的过程,回头一望,只看见来的路上荒草连天。辽远简陋的农村天地,曾给了我对自身美质不断发掘与拂拭的空间;而如今,我的所谓奋斗,却只是对自我生存潜力的挖掘,只是为着生存的本能反应罢了,因之衍生的则是按捺不住的浮躁与极力掩饰的虚伪。于是,渐行渐远,我离开了原来的自己。梦想的行囊,其实从未打开过。
          ⑫梦想如果能彻底遗忘,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而我,竟是终不能忘。故乡,总给我以特别的清醒。在她的荒凉与清寂中,我可以张开肺叶大口地呼吸,不必在意空气的污浊,还可以看呆笨的灰雀扑棱棱从身边飞过,不必在意旁人的眼光;而这种唯我与忘我,源于最质朴的干净,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
          ⑬正想着,听到不远处有人喊我吃饭,我起身应了声,默然离开。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①碌碡(liù zhou):石制的圆柱形农具,总体类似圆柱体,用来轧谷物,平场地。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语见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陶公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1)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我”的行踪 心情
    到一个战友家 心不在焉
    来到老屋
     
     
    默然
    (2)第③段有什么作用?
    (3)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急行几步,我准确地来到了我的老屋。
    (4)请结合本文结尾部分,说说故乡对“我”的理想来说有什么作用。
    (5)本文第⑤段画线部分与下面的链接材料都有环境描写,试比较两处描写的作用的异同。
          举目远望,微微起伏的地表,草草地勾勒出粗犷的线条:路旁那几株红柳还在,依然虬曲遒劲,像是我的航标;待走近了细看,才发现它们的根部已经在皑皑的盐碱物中腐朽——所谓遒劲,不过是被时光凝固的姿态罢了。
          【链接材料】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选自鲁迅《故乡》)

    组卷:28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共50分)

  • 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的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在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在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组卷:6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