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0 8:0:8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循序渐进是最基本的方法。南宋哲学家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是他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天下读书人的劝。他曾每日从《礼记》《左传》等经籍中选取两段,反复阅读,出口成诵,进而不断思考,融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用时信手来。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虎咽,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因废食。数学家华罗庚也说:“学习上切忌好高远,急于求成。你想来得快些,但学得不扎实,结果反倒慢了。”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diān
    B.diān
    C.niān
    D.niān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诫 ②汇 ③鹜
    B.①诫 ②会 ③骛
    C.①戒 ②汇 ③鹜
    D.①戒 ②会 ③骛

    组卷:0引用:4难度:0.6
  • 2.古诗默写。
    (1)
     
    ,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
     
     
    ”表达了诗人坚信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坚定信念。
    (4)诗词中运用典故,能凝练地表达丰富的含义。“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许,借典喻志,表达自己对报效国家的渴望;“
     
     
    ”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借大将军窦宪的典故抒发了戍边将士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壮志未酬不归家的爱国之志。

    组卷:11引用:3难度:0.5
  • 3.名著阅读。
    《水浒传》英雄往往都有传神的绰号。请仿照示例,补写英雄的绰号或得名缘由,并写出你对英雄绰号得名缘由的探究发现。
    示例:朱仝有一尺五寸长的须髯,故称“美髯公”;张横因始终以“艄公”的形象示人,故称“船火儿”;张顺有高强的水上本领,故称“浪里白条”。
    补充:杨志因“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故称“
     
    ”;武松为躲避官府捉拿扮成行者,故称“行者”;戴宗因
     
    ,故称“神行太保”。
    探究发现:
     

    组卷:58引用:8难度:0.6

四、作文(50分)

  • 10.题目:一束光照亮了我
          要求:
    ①写一篇记叙文,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6引用:2难度:0.7
  • 11.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棵榆树身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长大,铁圈慢慢嵌进树身,
          榆树的表皮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场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它存活下来。植物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拯救了它。因为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的铁粉,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组卷:4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