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9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杨先碧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组卷:59引用:3难度:0.1
四、写作(共40分)
-
12.桥文化多姿多彩,博大精深。桥,既有有形的桥,如梁式桥、拱式桥、斜拉桥(斜张桥)、悬索桥等;也有无形的桥,如“连心桥”“爱心桥”“命运之桥”“人生之桥”“亲情之桥”……面对这些无形的桥,你会想到什么?
请以“无形之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不少于600字。组卷:16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