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20分)1—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或2个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漏选一个得1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共10分。
-
1.下列实验室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8 -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5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5.生活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6.铬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4难度:0.8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过量酸
-
18.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D和E是碳元素的两种氧化物,F为黑色固体单质。它们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式为
(2)实验室检验D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化学方程式:A→C组卷:442引用:2难度:0.5 -
19.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基本相当。
【CO2的排放】
(1)工业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CO2排放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CO2的过度排放会导致
【CO2的封存】
(2)地质封存:将CO2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转化为液态,注入地层中。从微观角度分析,CO2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分子的间隙
(3)海洋封存:将CO2运输到封存地点,灌注于海洋深处。该方案可能导致海水逐渐酸化,原因是
【CO2的转化】
(4)已知CO2和H2在合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1装置(固定装置省略)探究该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成蓝色。
②碱石灰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且不与氢气、一氧化碳反应。
③H2是一种还原性气体,高温下可还原氧化铜、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
实验现象及结论:B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说明CO2与H2反应生成了
实验反思:图1装置中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
【CO2的捕集】
(5)二氧化碳的“捕集”技术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捕捉、封存和资源化利用。图2为捕集二氧化碳流程图。
已知: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K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反应Ⅰ需控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原因是
②要利用反应Ⅰ吸收8.8吨CO2,需要消耗多少吨K2CO3?(写出计算过程)
③上述捕集CO2的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组卷:7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