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册《7.1 燃烧和灭火(1)》2023年同步练习卷(十八)(A)

发布:2024/8/15 15:0:1

一、选择题

  • 1.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32引用:21难度:0.9
  • 2.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3.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组卷:1045引用:38难度:0.9

二、解答题

  • 9.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图一实验中水下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图二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给试管加热。

    组卷:29引用:3难度:0.3

三、科学探究题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已省去)开展有关探究实验。
    已知:
    过氧化氢溶液足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开关K1和K2均处于关闭状态;热水温度约为80℃;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实验步骤如下:
    Ⅰ.打开K1、K2,观察现象;
    Ⅱ.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观察现象;
    Ⅲ.关闭K2,打开K1,观察现象;
    Ⅳ.回收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洗净仪器放回原处。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打开分液漏斗后,锥形瓶中的二氧化锰在发生的反应中起
     
    作用,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填“化合”“分解”或“置换”);
    (3)步骤Ⅲ观察到试管①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从导管中冒出且
     

    (4)实验完毕后,回收二氧化锰的实验操作是
     
    、洗涤、干燥;
    (5)实验步骤Ⅱ、Ⅲ中试管①②形成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组卷:121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