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济川中学八年级(下)段考物理试卷(3月份)

发布:2025/11/14 5:0:11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每题2分,共24分)

  • 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一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5kg,装满酒精后的总质量为4.2kg,瓶子的质量和容积分别是(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g/cm3)(  )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3.一个空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2g,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28g,则空瓶质量和容积分别是(  )

    组卷:139引用:9难度:0.7
  • 4.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25引用:33难度:0.9
  • 5.小明为了测盐水的密度,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⑥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误差最小的是(  )

    组卷:1274引用:7难度:0.7
  • 6.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组卷:228引用:44难度:0.9
  • 7.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

    组卷:322引用:20难度:0.7
  • 8.有一个水桶内已经结满了冰(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后,再倒入0.5kg的水恰好装满。假如用该空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

    组卷:580引用:12难度:0.4
  • 9.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2引用:1难度:0.7
  • 10.物理图象可以用来直观且定量地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如图所示图象,不能表示一定条件下的下列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有(  )

    组卷:38引用:3难度:0.7
  • 11.三个用细线悬挂的通草球,相互靠近时,发生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试判断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

    组卷:563引用:6难度:0.9
  • 12.摩擦与我们息息相关:小明学习了摩擦的知识后,写了一篇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下列是小明作文中描述的几种场景.其中不可能的是(  )

    组卷:233引用:3难度:0.7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 13.花园里百花争艳,人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这是
    现象;荷叶上相距很近的两滴水珠,会自动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组卷:750引用:19难度:0.6
  • 14.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一根蜡烛烧掉一半,其密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组卷:55引用:1难度:0.7
  • 15.国产大飞机C919为了减重,使用了大量新型合金材料,飞机某合金部件由甲、乙两种密度不同的金属构成,已知甲、乙按质量比2:1混合后的密度与甲、乙按体积比2:3混合后的密度相等,则甲、乙密度之比为
    ;若该合金部件的质量是传统上全部使用金属甲时质量的60%,则该合金中甲、乙的质量之比为

    组卷:1272引用:5难度:0.3
  • 16.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用如图所示的水平仪来检查所砌墙面是否水平,若空气泡在B端,则表示B端墙面
    (选填“高”或“低”),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特点。

    组卷:35引用:2难度:0.7
  • 17.(1)如图所示(a)、(b)是两种简单的验电器,使用时,(a)图中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
    ;(b)图中,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被
    (选填“吸引”或“排斥”),是因为

    (2)如图(c)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组卷:72引用:2难度:0.5
  • 18.小明和爸爸的质量之比为2:3,则他们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若小明的质量为60kg,则他爸爸所受的重力为
    N。(g取10N/kg)

    组卷:1063引用:9难度:0.7

三、解答题(19题共6分;20、21题各6分,共12分;实验每空1分,共36分)

  • 19.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作图。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杯子所受支持力F的示意图。

    组卷:485引用:5难度:0.8
  • 20.如图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作出木块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组卷:922引用:58难度:0.7
  • 21.图甲是一名攀岩运动员拉着绳子停在峭壁上的情景,图乙是这一时刻的简化图。请以重心“O”为作用点,在图乙中画出。

    (1)运动员所受的重力G;
    (2)峭壁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

    组卷:96引用:3难度:0.6
  • 22.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cm3,质量是540g,问该球是不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2.7×103kg/m3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23.2016年8月15日,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比赛,体重为1140N的中国选手孟苏平以抓举130公斤,挺举177公斤,总成绩307公斤夺冠。则:
    (1)孟苏平的质量是多少?
    (2)孟苏平挺举举起杠铃时,需要用多大的力?

    组卷:408引用:3难度:0.5
  • 24.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
    ,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乙中男孩闻到瓶中液体的气味,这是
    现象,说明

    (3)图丙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说明

    (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组卷:203引用:2难度:0.7
  • 25.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小德小组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一块长木板和一条毛巾。

    (1)要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需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德正确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甲、乙两次实验结束后,小德想进一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图丙的实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你建议小明可采取的办法:
    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
    (选填“甲”或“乙”)进行比较。
    (3)同组小强同学利用图丁a、b所示器材,即完全相同的A、B两正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实验(以下操作中推力大小均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如图a中用F4=40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F换为大小为60N的水平力F5,按如图b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仍能一起向前运动,则地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
    N,A、B之间
    (选填“有”或“无”)摩擦力。他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将A、B并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用力F6推动B、A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F6大小,并
    分析得由结论。

    组卷:38引用:1难度:0.5
  • 26.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了以下猜想,并将测量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猜想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猜想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表一:橡皮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1 3.9 3
    2 5.2 4
    3 6.3 5
    4 8.1 6
    5 10.7 8
    表二:大理石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6 7.7 3
    7 11.0 4
    8 13.3 5
    9 16.5 6
    10 26.6 10
    表三:橡皮
    序号 质量
    (克)
    体积
    (厘米3
    密度
    (克厘米3
    1 3.9 3 1.30
    2 5.2 4 1.30
    3 6.3 5 1.26
    4 8.1 6 1.35
    5 10.7 8 1.34
    ①为了验证猜想1,小组同学可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猜想2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为了更直观地处理实验数据,小组同学建立了m-V图像的坐标系,将表一、表二中记录的每一组m、V值,在坐标系中标出它们所对应的坐标点。然后,观察这些点的位置,用平滑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在m-V图像中,通过观察两个图像的共同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③在后续的学习中,小组同学学习了什么是密度,并学会了测定物质的密度。发现与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相比,两个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④小组同学想知道橡皮的密度是多少,将之前有关橡皮的实验数据找了出来。对表格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计算,请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组卷:104引用:1难度:0.7
  • 27.如图所示,用常见物品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数据记录表中。
    所测物品 质量/kg 测得重力/N 重力与质量比值/N•kg-1
    金桔 0.02 0.20 10.0
    香蕉 0.05 0.49 9.8
    苹果 0.08 0.78 9.7
    鸡蛋 0.10 0.98 9.8
    (1)测量物品的质量用
    ,测量重力用

    (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重力越
    (选填“大”或“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
    比。
    (3)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用G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用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则g=
    (用字母表示)。实验结果表明g=
    N/kg。

    组卷:25引用:3难度:0.6
  • 28.小明发现橙子放入水中不会下沉,于是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
    (1)小明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天平调平后开始测量橙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橙子质量为
    g。
    (2)小明将橙子擦干净,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器材。小明先将溢水杯装满水,将
    放在溢水口处,把橙子放入水中,用
    下压使这个橙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
    测出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橙子的体积。(以上三空均填器材名称)
    (3)若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80cm3,则橙子的密度是
    g/cm3
    (4)做实验时,小明若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组卷:24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