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拟语文试卷
发布:2024/9/3 3: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面对当下社会文化,媒介批评应该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甚至经济学的一些范畴,其中对文化市场化运作的关注,是媒介批评无法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物质与精神的绝然二分。而传统的文化批评只是善于揭示艺术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动因,勾勒各种文化思潮的多副面孔,往往有意无意掩盖了艺术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美可以无功利,但批评必须保持清醒认识。面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完全不同于在闲暇时间里面对一朵玫瑰花,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不能用简单的批评模式来应对。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改变了传统语境,各种新媒介新手段的崛起,已拓展了艺术与欲望之间的表现领域,使得资本有了呼风唤雨的空间。同时,新媒介新手段的崛起也打破了原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格局,让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倍感失落。在当代艺术领域,特别是影视领域,大资金的介入和运作有时是赤裸裸的,更多的时候是模拟或再造文化和艺术评价体系,如专家评论、学术研讨会、权威媒体的采访和专访等等,通过艺术评价体系来改变媒介环境楔入社会的心理。
在当代文艺界,经常的情形不是先有创作,后有批评,而常常是艺术行为和艺术评价互相影响同时出现,有时艺术评价甚至前置。这里不仅仅是指广告,也指大资本精心谋划下的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即便对文化资本的运作需要保持警惕,但当今社会文化也离不开媒介批评。
媒介批评不是包罗万象的批评,它对当下社会文化的阐释,更多从新兴媒体功能和路径分析着手,并不取代以往的一切批评,只是提醒人们,在观念的艺术向技术的艺术演变过程中必须开拓新的批评范畴。
(摘编自蒋原伦《媒介批评与当代文化》) 材料二:
非遗文化是一定地域内的民众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习惯、信仰和情感等。经过漫长的演变,非遗文化形成了独特且完整的文化系统。随着环境与民众生活方式的转变,非遗文化需要不断地调适自身,并寻找到新的传播方式,以适应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非遗文化开始通过短视频平台这种覆盖面大、传播面广、且有很强用户基础的新兴媒介进行传播与传承,体现了非遗文化与新媒介文化的融合。这样的融合使得非遗文化在主体结构、形态样式与社区模式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主体结构方面,非遗传承人、社区成员等原生主体的权力开始弱化,再加上部分原生主体文化自觉的缺乏,最终导致其主导地位的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拥有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的短视频平台。形态样式方面,原生语境与实践土壤逐渐虚化,历史与环境赋予非遗文化的功能、价值及意义逐渐失去;而短视频平台为了追求美,不断加剧向视听觉化转变,将大量具有装饰性和表演性的元素混入非遗文化,甚至为了功利过度包装,强化唯美娱乐功能,往往造成其所建构的非遗文化只是部分或片面的结果。社区模式方面,文化原生环境要求以“在场”接触体验的方式去获取非遗文化,强调仪式感与庄严感,而短视频平台说到底只是一种线上的展示,弱化了大众的“在场”体验感。
我们不反对非遗文化与新媒介文化融合,也不反对短视频平台在展现非遗文化时展示商业价值,但也应该警惕新媒介文化对非遗文化的主体结构、形态样式及社区模式干预与重排所带来的问题。非遗文化因为对新媒介平台技术、资源及受众的依赖,只能不断调适自身来迎合新媒介文化。最终,非遗文化不断被变异、被解体、被丧失,甚至被同化入新媒介文化体系之中。而非遗文化逝去的部分如果没有新的文化因素来接替其功能,极有可能造成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或没落。
所以在主体结构方面,短视频平台需要确立明确的非核心主体角色意识,即认识到自身仅为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传播与传承的后援力量,自身的价值应该是非遗传播的辅助者,帮助非遗传承人及非遗社区成员更好地进行非遗实践。在形态样式方面,应该从一开始就杜绝非遗在短视频平台视听觉化转向的发生,要求短视频作品在策划与制作中禁止过分包装、极致渲染的视听觉追求,而尽量真实、整体地展示非遗,或者由专业研究机构联合非遗传承人讲述非遗文化内在的价值、意义,从而使非遗文化体系得到完整且原真的维系、传承和弘扬。在社区模式方面,可以开展相对应的非遗线下活动,从而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非遗社区这一系统性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程的建设。总之,只有两种文化以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姿态进行融合,才有可能让非遗文化从虚拟性重回现实性。
(摘编自杨帆《新媒介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互动与调适:基于短视频平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变现象的分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于传统文化批评,媒介批评关注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考虑经济因素与心理因素的交织,兼顾物质与精神层面。
B.“在闲暇时间里面对一朵玫瑰花”,形象地揭示“美可以无功利”的特征,同时提醒批评家要对当下文化有清醒认识。
C.虽然非遗文化与新媒介文化的融合促进了非遗文化的发展,但新媒介文化的商业性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或没落。
D.非遗文化传承人及非遗社区成员是非遗的核心主体,而短视频平台的介入,往往使得他们发挥不了核心主导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当下社会文化语境变得更为复杂,传统的文化批评模式已经很难加以应对。
B.大资本精心谋划下的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事件有时会使艺术评价先于艺术行为。
C.短视频平台虽然拥有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但也存在为了功利过度包装等缺点。
D.由于非遗文化向视听觉化转变,它不仅失去意义与价值,也失去仪式感与庄严感。
(3)下列选项,最能证明材料二中“非遗文化在形态样式上发生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
A.运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
B.抖音平台现场直播书法家创作书法艺术作品并进行拍卖。
C.文化部门录制民间艺人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皮影戏。
D.贵州省黔西南地区开发让游客亲身体验蓝染的旅游项目。
(4)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篆刻已逐渐被激光篆刻代替。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分析这一现象。
(5)如何运用媒介批评的观点评价当今非遗文化的传承?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理解。组卷:68引用:1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吴老爹
台静农 羊镇的十字街,还是以前那样扰攘着。
这是好几年以前的事了,十字街右边一家油盐店的吴老爹,现在谁也不知道他了。他十四岁的时候,便来到这油盐店家。据他自己说,他的双亲死得非常早,没有姊妹兄弟,只是独自一人在这人世间。
他的主人和主母见他谨慎而且忠实,对他也非常好,几十年来,从没有向他发过怒,或向他斥责过。不幸主母死后的二年,主人便跟着死了。主人就将刚十八岁已经结过婚的少主人,托吴老爹好好地同着少主人一起过活。
可是少主人的性格,并不能像主人那样安分守己地生活。主人的遗产只是他一生辛勤经营的油盐店,主人生前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地坐在柜台里,守着一两油五文盐的生涯,但是少主人竟没有这样的耐性子,有时候愤然地说:“这生意真不是人做的。”吴老爹起初以为这是少年免不了的毛病,曾委婉地劝他,他也倒听话。
主人死后第二年,少主母生了一个儿子。吴老爹几乎比少主人还高兴,觉得主人毕竟是有德的。至于少主人的行为,可渐渐地不规矩起来了,下午或晚间总是不在家的日子多。
吴老爹时常在少主人面前说比方想开导他,但是少主人却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有时还遭主人的斥责,轻则说“老晕了晓得什么”,重则便说“你是俺老子么”,往往使吴老爹面子下不去,哑口无言地低下头去。
少主人越闹越不成样子了,成天是不在家的,到了晚上虽然回来一次,但与家事不相关的,却是将钱筒里的钱倒了。少主母几乎天天暗地里哭,吴老爹遇见的时候,总劝她不要过于伤心,少主人一定是这几年走混沌运,命里带的,也没有法子,什么时候运气转了就好了。其实他心里时常盘算,少主人究竟什么时候才交好运呢?
少主母的儿子却一天长得好似一天,两颊微微红,两手臂同嫩藕一样,非常活泼爱笑。吴老爹更是爱他,几乎成天将他抱在怀里。就是平常少主人给他气受,甚至辱骂他,他见了他的小少爷这闷气便烟一般地消散了。
有时候他还这样地想:再过几年,少主人转了运,好好地兴家立业。小少爷也渐渐长大了,叫他念书识字,他这样的聪敏,自然就成了出色的人物了。老天再叫我多活几岁,能够看见小少爷受人家尊敬,受人家夸奖,然后死了去,见了主人和主母,他老两口一定很欢喜的。也许主人会笑着说:“老吴到底是有用,难为他带了儿孙都成人了。”
自从少主人不在家以后,他天天抱了小少爷坐在柜台里面,替少主人支持生意,入款都被少主人掠去赌博,因之也无法添置货物,门面渐渐地艰窘,也渐渐地冷落起来。
之后,少主母说她有些首饰,想私自变卖了,在生意上添补,吴老爹听了,想了一想,叹了口气,惨然地说:“好罢,那么今晚上就办妥,明天好买油。”
第三天一个暴风雨的晚间,好久没有回家的少主人忽然回来了。吴老爹一见非常的惊异,因为少主人完全变了相貌了。少主人的脸色好像一张白纸,两眼深陷,下颏瘦削,再也看不出来以前肥红的面庞了。头上戴一破斗笠,披了一件破小袄,下面赤着脚,裤子提在膝盖上,他从也没有梦想到他的少主人居然有了这样的模样。
少主人一进屋,将斗笠放在门口,很疲乏地坐在一个矮椅上,看看屋里,什么也没有问。少顷,哑声地说:“我还没弄到饭吃呢。”
这时候吴老爹站在灯的旁边,忽然听少主人这样地说,全身顿时发抖。没吃饭就是了,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话头呢,这分明是街上行乞的口吻。
“我已经将房子卖了。就是这,还不够还账,明日还要将家具卖掉。我的女人同孩子,我叫他们回娘家过活去。跟着我,我也没有法子。不过……”少主人的声音有些呜咽了,“不过,吴老爹我对不住你,我没有好处给你,反累你老人家受罪!家业丢了,我倒不在乎。只是吴老爹你,我真有些良心不安!”少主人哭了,再也说不下去了。吴老爹也放声哭了。少主母早已晕了。
“少主人将来怎样呢?”吴老爹哭着问。
“我么?”少主人已经忍住了眼泪,“我要当兵去!你不要太伤心了,我就要走,他们在那里等着我分账!“说了,戴上了斗笠,开了门匆匆地走了。
当晚吴老爹迷离地倒在床上,心中空洞,并不觉得如何的悲伤。不过思想异常纷乱,使他不能安静。他知道了他平常的一切的梦,现在是完全破碎了,而且破碎得了无痕迹。他悔恨,他不该信任命运,命运所给予的希望,直是扯谎和欺骗,结果是这样的惨报。
他不愿再活下去了,生是这样无聊和空虚。转而既要是当下死去,岂不是使活着的人,更难忍受吗?还是活着罢,为着那尚活着的人,为着那尚有未尽的忧苦和劳瘁!
第二天清早晨,镇北首,大路上,有一个老人戴着破斗笠,穿着草鞋,背了小小的包袱,独自在春雨纷纷的大路上缓缓地走着。
从这老人迎面走过的三四个穿蕤衣的少年工人,这里面忽然有一个叫着说:“这不是十字街油盐店的吴老爹么?这老头背着包袱上哪里去呢?”
吴老爹好像没有听着后面有人招呼他,仍旧在大路上缓缓地走着。痴立在路旁的这一阵少年,于是都目送着这老人向那不可知的地方走去。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吴老爹在羊镇生活了几十年,离开还没几年就被羊镇的人彻底忘掉了,这足以看出羊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B.吴老爹守护的是一家油盐店,老主人对他很好,他也很关心少主人一家,但是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油盐店。
C.少主人开始是听吴老爹的话的,但吴老爹的话总是那么几句,少主人就不再听了,而且有时还训斥他。
D.少主人最后一次回家显得很匆忙,交代了家里的事情后就离开了,他逃离了这个家,不愿再担负起家庭的责任。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吴老爹少年时的状况和老主人对待他的态度,展现出吴老爹的悲惨境遇和老主人对他的关爱,为后文吴老爹的做法奠定了情感基础。
B.小说通过老主人和少主人对待油盐店的态度和做法的对比,表现了社会的变化给人们心灵带来变化的本质,也侧面表明少主人、吴老爹的悲剧是时代悲剧。
C.面对小少爷时,吴老爹能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原因除了小少爷长相喜人、充满童趣外,更重要的是吴老爹在小少爷的身上播种了希望。
D.小说结尾处用路旁的少年“痴立”“目送”等神态描写来衬托吴老爹的形象,让读者更能深切体会吴老爹此时的孤独寂寞,为文章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3)文中画横线处是如何展现少主人“落魄”特征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台静农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鲁迅语),书写乡村悲惨的故事,形成自己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请结合小说《吴老爹》简要分析。组卷:11引用:5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部位患病,① 。很多东西靠着血液系统这条人体的“大运河”播散。营养物质和氧气靠血液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而结核分枝杆菌也会借助这条“大运河”播散到全身。结核分枝杆菌到达肾后,就会像白蚁一样一点一点地吃掉肾,最开始是一点点“虫蚀样”的改变,接着肾会形成结核“空洞”,最后肾就剩下一个空空的“皮囊”了。这些变化都是静悄悄的,患者很少有腰痛、腰酸的症状,很多人看病时肾都彻底坏掉了还不自知。其实,② ,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会顺尿路从上到下排入膀胱内,造成膀胱黏膜的炎症,从而导致尿频。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③ ,可由正常的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的每小时都要排尿数次,甚至出现尿失禁现象。除了尿频,还会出现尿急、尿痛等症状。普通的泌尿系统感染也会有这些膀胱刺激症状,肾结核发病初期不太好区别是普通感染还是结核感染。所以,当泌尿系统感染久治不愈而且治好后又反复出现时,就需要格外警惕泌尿系统结核了。肾结核因为病变在肾,所以症状表现在膀胱。
肾结核有发热、消瘦、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全身症状。泌尿系统结核却并不明显。所以,肾结核是在静悄悄地“害命”。肾结核根本就没有所谓“肾痛”,只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如果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很多的早期肾结核就会被误以为是普通的膀胱炎,从而贻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1)下列选项中,与文中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
B.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斗导航系统和中国空间站,被称为大国重器“三剑客”。
C.航天英雄聂海胜等三位同志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
D.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5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历史没有韵脚,没有虚构,没有开头和结尾;但是历史有气象,有情节,有收纵,有因果,有大量需要边走边叹、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有无数不必刻意串络却总在四处闪烁的明亮碎片。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2难度:0.7